中国外贸代理制有哪些规定
时间:2024-06-12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中国外贸管理制度的实际历史表明,外贸代理制度是外贸授权制的派生制度。1991年8月29日由对外经济贸易部发布并开始实施的《关于对外贸易代理制的暂行规定》,是中国外贸代理制的现行法律渊源。
关于对外贸易代理制的规定
一、外贸代理的一般规则
根据《关于对外贸易代理制的暂行规定》,外贸代理制的主要内容如下:
- 有对外贸易经营权的公司、企业(代理人)可以在批准的经营范围内,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为另一有对外贸易经营权的公司、企业(被代理人)代理进出口业务。如果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则双方的权利义务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有关规定。如果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则双方的权利义务适用《关于对外贸易代理制的暂行规定》。
- 无对外贸易经营权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及个人(委托人)需要进口或出口商品(包括货物和技术),必须委托有该类商品外贸经营权的公司、企业(受托人)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办理。双方的权利义务适用《关于对外贸易代理制的暂行规定》。
- 委托人和受托人应根据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订立委托协议。委托协议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且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 委托协议是划分委托人和受托人双方权利义务的基本依据。如果行为人在无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代理权终止后进行行为,未经委托人追认,则由行为人自行承担责任。
- 委托协议应采用书面形式,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 委托进口或出口商品的名称、范围、内容、价格幅度、支付方式、货币种类以及其他需要明确的条件;
- 委托方对受托方的授权范围;
- 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应承担的费用;
- 委托手续费以及其他经济利益的分享规定;
- 争议的解决;
- 委托协议期限;
- 其他。
二、委托人的权利与义务
根据《关于对外贸易代理制的暂行规定》,委托人的权利与义务如下:
- 委托人应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委托进口或出口商品的相关报批手续。
- 委托人应及时向受托人详细说明委托进口或出口商品的相关情况。
- 经受托人同意,委托人可以参加对外谈判,但不得自行对外询价或进行商务谈判,并且不得自行就合同条款对外作出任何形式的承诺。对于委托人同意的进口或出口合同条款,委托人不得要求受托人补偿因条款本身缺陷而引起的损失。
- 委托人不得自行与外商变更或修改进出口合同。委托人与外商擅自达成的补充或修改进出口合同的协议是无效的。
- 委托人必须按照委托协议和进出口合同的规定履行义务,包括及时向受托人提供进口所需的资金或委托出口的商品。
- 因委托人不按照委托协议履行其义务导致进出口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迟延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委托人应偿付受托人为其垫付的费用、税金及利息,支付约定的手续费和违约金,并承担受托人因此对外承担的一切责任。
- 委托人因不可抗力事件不能履行全部或部分委托协议的,免除其对受托人的全部或部分责任,但委托人应及时通知受托人并在合理期限内提供有关机构出具的证明,以便受托人与外商交涉,免除受托人对外商的责任。如果受托人不能因此免除对外商的责任,受托人对外承担的责任由委托人承担。
- 委托人有义务按照委托协议的规定,向受托人支付约定的手续费,并偿付受托人为其垫付的费用、税金和利息。委托人支付的进出口手续费以合同总价为计算基数,乘以约定的手续费率。
- 对于出口商品的销售货款,委托人收取人民币还是外汇,由委托人与受托人在委托协议中协商确定。
三、受托人的权利与义务
根据《关于对外贸易代理制的暂行规定》,受托人的权利与义务如下:
- 受托人根据委托协议以自己的名义与外商签订进出口合同,并应及时将合同副本送交委托人。受托人与外商修改或变更进出口合同时不得违背委托协议。受托人对外商承担合同义务,享有合同权利。
- 受托人在遵照委托人的委托办理委托事宜时,必须服从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外贸管理制度的规定。如果受托人因服从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外贸管理制度的规定而无法执行委托人的委托事宜时,应向委托人说明情况,重新协商符合法律、法规和外贸管理制度的委托事宜。在执行委托协议时,受托人有义务保证进出口合同条款符合我国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管理制度的规定,并符合国家惯例和能维护委托人的利益。
- 受托人应向委托人提供受托商品的国际市场行情,并应及时报告对外开展业务的进度及履行受托人义务的情况。
- 受托人有义务办理履行进出口合同所需的各种手续。
- 因受托人不按照委托协议履行其义务导致进出口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迟延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受托人应赔偿委托人因此受到的损失,并自行承担一切对外责任。
- 因外商不履行其合同义务导致进出口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迟延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受托人应按进出口合同及委托协议的有关规定及时对外索赔,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 受托人因不可抗力事件不能履行全部或部分委托协议的,免除其全部或部分受托责任,但应及时通知委托人和外商,并应在合理期限内提供有关机构出具的证明。
- 如果外商因不可抗力事件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迟延履行或履行不符合进出口合同的规定,受托人应免除对委托人的责任,但应取得有关机构证明并及时通知委托人。
四、争议的解决
根据《关于对外贸易代理制的暂行规定》,争议的解决规定如下:
- 委托人应在索赔期内提交必要的索赔证件,受托人接到索赔证件后,应按照与外商签订的合同规定及时对外索赔,并应及时向委托人通报索赔进程、转付索赔所得款项。因委托人的过错而未能对外索赔或索赔不成的,其损失由委托人承担。因受托人的过错,而未能对外索赔或索赔不成的,其损失由受托人承担。如果受托人在对外索赔中无过错,委托人无权向受托人要求外商赔偿金额以外的赔偿。
- 当外商提出索赔时,受托人应及时向委托人转交外商提供的索赔证件,委托人接到索赔证件后,应根据委托协议及时理赔。受托人应向委托人通报对外理赔情况。因受托人的过错而未能对外理赔的,由受托人对外承担责任。因委托人的过错而未能对外理赔的,受托人因此对外承担的责任由委托人承担。
- 委托人和受托人可以约定,在委托人同意并提供费用及协助下,受托人有义务按进出口合同的规定对外提起仲裁或诉讼,由此产生的损失或利益由委托人承担或享有。如果受托人拒绝或延迟提起仲裁或诉讼,委托人有权要求受托人赔偿损失。如果委托人不愿提起仲裁或诉讼或不愿提供费用,受托人可以自行承担费用和风险对外商提起仲裁或诉讼,由此产生的损失或利益由受托人承担或享有。
- 外商向受托人提起仲裁或诉讼时,受托人应按委托协议和进出口合同的规定积极对外交涉,并应及时通知委托人,委托人有义务协助受托人搜集证据,并应为有关交涉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方便。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湖南省外商投资企业工会条例
湖南省外商投资企业工会条例的主要内容。该条例明确了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的地位、职责、适用范围以及工会会员的资格等。工会可代表职工就劳动相关事项与企业协商谈判,订立集体合同,并依法指导、帮助职工签订个人劳动合同、监督合同执行。条例旨在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促
-
外商独资企业设立许可办理流程
外商独资企业设立许可的办理流程。申请人需通过网上平台申请并在市外经贸局办事大厅提交材料。流程包括申请、受理、审核审批、审批、报省外经贸厅发证核准和办结。申请人需符合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规定,并提供一系列相关材料。房地产项目还需提供额外文件。
-
山东枣庄市地税局市中分局优化税收管理服务,提升办税效能
山东枣庄市地税局市中分局如何优化税收管理服务,提升办税效能。通过打造“全职能”服务窗口,开展“跟进式”政策解读和加强宣传,提供“换位型”告知服务,实施“人本化”预约服务等方式,降低纳税人办税负担,提高办税效率,受到广泛好评。实现了税收管理质效和纳税人
-
外商投资企业股权变更的法律程序
外商投资企业股权变更的法律程序及其限制条件。股权变更不得导致中外合资或合作企业变为外商独资,且中方控股的产业不得被外方股东控股或主导。操作程序包括办理条件、提交材料、领取批复和证书、办理手续等步骤,具体材料目录也有所列举。整体办理期限为10个工作日,
-
增资扩股的注意事项
-
行政复议申请人享有什么权利
-
刑事自诉或代理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