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犯罪主体要求: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16岁即可构成本罪,不要求特殊身份。
2. 主观方面要求:主观上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3. 客体方面要求:侵犯了我国的社会管理秩序和法院扣押制度。
4. 行为要素:实施了隐藏、转移、变卖、故意毁损已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情节严重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四条规定,隐藏、转移、变卖、故意毁损已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擅自处置法院查封财产可能会导致刑事责任的追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被执行人或其他人擅自处分已被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人民法院有权责令责任人限期追回财产或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因此,具体案情、情节轻重等因素需要综合考虑,以确定是按民事责任处理还是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是关于非法处置冻结的财产罪的构成特征以及擅自处置法院查封财产的法律后果的解释。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合法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
交通财产损失评估费的承担问题。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请求方先支付评估费用,胜诉后法官会判决被告方承担。对于评估结论有异议,当事人可在三天内再次委托检验并告知公安机关。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败诉方应承担诉讼费用,部分胜诉或部分败诉的情况下,法院会
民事案件中委托代理人的代理权限相关问题。委托代理人的权力来源是当事人、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理人的授权,只能在被授权的范围内执行诉讼行为。诉讼中当事人的权利分为与实体权利相关的诉讼权利和不相关的诉讼权利,前者需要被代理人特别授权。代理权限的限制包括未明确
非法处置查封扣押财产罪立案标准为:隐藏、转移、变卖、故意毁损已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由于行为人的妨害行为致使判决、裁定的财产部分无法执行、严重干扰了案件的侦查、起诉活动、或者隐藏、转移、变卖、故意毁坏的财产数量巨大的,构成本罪,应当立案追
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是指隐藏、转移、变卖、故意毁损已被司法机关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情节严重的行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一般具有以下情节严重的情形的,都会予以立案追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