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类别 > 尾随跟踪他人行为:违法与否,专业律师解析

尾随跟踪他人行为:违法与否,专业律师解析

时间:2024-03-10 浏览:19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44793
对别人尾随跟踪,涉嫌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侵犯隐私权,是违法行为,但一般不构成犯罪,但如果行为人有进一步的违法行为,则可以视具体情况依法追究相应罪名。那么哪些行为属于侵害隐私权的行为,隐私权的基本特征有哪些,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对别人尾随跟踪的法律责任

对别人尾随跟踪,涉嫌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侵犯隐私权,属于违法行为。一般情况下,这并不构成犯罪行为。然而,如果行为人有进一步的违法行为,例如未经允许闯入他人住宅或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等行为,就可以依法追究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等相应罪名。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

(一) 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 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 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隐私权侵犯的行为

隐私权侵犯行为包括:

1. 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对他人进行骚扰。

2. 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私密空间

未经允许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3. 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拍摄、窥视、窃听他人的私密活动并公开。

4. 拍摄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未经允许拍摄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5. 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未经允许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6. 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规定:

隐私权的基本特征

隐私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主体的特定性

隐私权只能由自然人享有,而不能由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隐私权源于自然人的精神活动,体现了对个人的尊重和对人格尊严的维护。因此,隐私的主体仅限于自然人,而法人、非法人组织不可能享有隐私。

2. 内容的广泛性

隐私权包括私生活的信息秘密、私生活的安宁,甚至扩及个人对私生活事务的自主决定权。凡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私人信息和私人生活都应属于隐私权的保护范围。

3. 客体的可利用性

隐私权虽然是一种精神性人格权,但也具有一定的财产属性。隐私作为个人控制的信息资源,可以进行商业化利用。在现代社会,隐私权的商品化是隐私权发展的重要趋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持有50克毒品的法律责任

    持有50克毒品的法律责任。持有毒品数量较大将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根据不同数量将面临不同的刑罚。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客体、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行为人明知持有国家禁

  • 高利贷暴力催收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高利贷暴力催收行为的违法性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文章明确指出,暴力催收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并引用了《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征求意见稿)》中的条款,详细列举了非存款类放贷组织和外包机构在进行债务催收时不得从事的行为,包括使用暴力、损害他人名誉财产、干扰正常

  • 行政处罚移交法院强制执行的时间

    行政处罚的强制执行时间及相关种类。若行政处罚在法定期限内未执行,行政机关可在三个月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和执照以及行政拘留等种类。

  • 非法经营疫苗犯罪的法律解读

    非法经营疫苗犯罪的法律解读。这类犯罪属于非法经营罪,包括未经许可经营特定物品、买卖许可证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犯罪行为的情节严重者可能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罚金等惩罚。而发放高利贷行为一般不属于此范畴。量刑标准取决于犯罪情节。

  • 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的定义与要件
  • 工商违法所得的计算方法
  • 交通违法对政审的影响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