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拘留所条例实施办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拘留期间,被拘留人可以进行会见。会见被拘留人的人员应当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如果是委托的律师,还需携带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
被拘留人的会见次数一般不超过2次,每次会见的人数不超过3人,会见时间不超过30分钟。这些规定旨在确保会见的有效性和拘留所的正常运作。
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在非会见日会见或者增加会见次数、人数和时间,必须经过拘留所领导的批准。
对于律师会见被拘留人,不受次数和时间的限制,但应当在正常工作时间进行。
对于违反会见管理规定的行为,拘留所可以给予警告或责令停止会见。
我国拘留分为三大类别,分别是刑事拘留、司法拘留和行政拘留(治安拘留)。
行政拘留是指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在刑事案件侦查中,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采取的临时强制措施。
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在拘留后的24小时内进行讯问。如果被拘留人被批准逮捕,将根据《刑事诉讼法》进行审理。如果审理后被判无罪释放,被逮捕人可以申请国家赔偿。刑事拘留并不是一种处罚或制裁手段。
离婚后子女的探望权问题。法定上,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权,探望权的行使需遵循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原则。只有在对方对孩子有害的情况下,才能中止其探望权。探望权的产生源于离婚后,它不仅是法律上的权利,更是基本人权和父母子女间情感的体现。
我国关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探视规定。经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批准,戒毒人员可以外出探视配偶和直系亲属,非直系亲属不得探视。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两年,表现良好者可提前解除,但特殊情况下期限可延长一年。解除戒毒时,场所会出具相关证明并通知家属等。
离婚后父母对孩子的探望权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父母双方都有权探望孩子,具体探望时间和方式由法院决定。法律依据为《婚姻法》第三十八条,协商不成可由法院做出判决。若探视对子女身心健康构成危害,法院可终止探视权。
刑事拘留期间是否有工资的问题。在刑事拘留期间,被拘留者通常没有工资,因为无法履行工作职责。但如果被认定无罪或免于刑事处罚,可以根据法律和劳动合同要求补发工资。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家属在刑事拘留期间的探视问题以及刑事诉讼代理律师费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