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代表诉讼的依据是共益权,即原告既是股东,又是公司的代表人;而股东直接诉讼的依据是自益权,即原告仅以股东身份提起诉讼。
股东代表诉讼是为了维护公司的利益,针对侵害公司权益的行为提起的诉讼,主要针对大股东、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违法行为;而股东直接诉讼是为了维护股东自身的利益,针对直接侵害股东权益的行为提起的诉讼。
在股东代表诉讼中,原告仅有形式意义上的诉权,实质意义上的诉权属于公司,即形式意义上的诉权和实质意义上的诉权是分离的;而在股东直接诉讼中,原告既有形式意义上的诉权,也有实质意义上的诉权。
股东代表诉讼存在的范围很广泛,只要公司依法享有诉权且具备起诉条件,股东都可以提起诉讼,被告可以是损害公司利益的所有行为人,包括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公司外的第三人;而股东直接诉讼的范围仅限于直接侵害股东权益的行为。
在股东代表诉讼中,胜诉后的利益归公司所有,原告股东只能作为股份持有人同其他股东一道分享胜诉的利益;而在股东直接诉讼中,胜诉后的利益全部归原告股东个人享有。
中国公司法下股东代表公司提起诉讼的情形。当公司高管侵害公司利益,股东书面请求公司监事或董事会提起诉讼未果时,可代表公司起诉。股东直接诉讼包括决议无效之诉、决议撤销之诉、损害赔偿之诉和查阅权请求之诉。修订后的公司法增加了股东的查阅请求权,并为股东提起损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几种情况。首先,当公司资本显著不足且债权人因股东欺诈行为受损时,可适用此制度。其次,为了逃避合同义务而设立新公司或利用现有公司掩盖真实行为,也适用此制度。再者,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规避法律义务或转移财产进行欺诈的行为同样适用。最
执行董事在特定情况下是否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只要股东持有公司股票的比例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代表公司进行诉讼。文章还涉及了丈夫坐牢后妻子能否成为股东、股权变更和更改公司名称的关系,以及占股一半的股东联系不上时如何办理股权变更等
股东诉讼和股东代表诉讼之间的主要差异,包括诉讼依据、原因和目的、诉权归属等方面。同时介绍了股东诉讼的种类以及股东死亡时继承人配偶的处理方式。摘要为:本文阐述了股东诉讼与股东代表诉讼的区别,股东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类。股东死亡时,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