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蕴:根据公司法第178条之规定,公司若要减少注册资本,必须履行必要程序,即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并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公司债权人若对公司减少注册资本有异议的,可以在法定时间内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担保。
这种减少注册资本的程序规定是为了保护公司债权人之实体权利。因为公司债权人与公司打交道时,是根据公司注册资本来判定自己的交易风险。如果公司不履行减资的法定程序,不征得债权人的“同意”,意味着对公司债权人构成“欺诈”,实际上就是抽逃或者变相抽逃注册资金。显然,是否履行公司减资程序之强制性规定是区分减少注册资金和抽逃注册资金的重要标志。
朱慈蕴:公司法第20条主要是为了规范公司股东行为而确立,包含两个内容:一是股东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和其他股东利益;一是股东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如果发生后者的情形,则可能引发公司法人格否认之诉。可见,公司法人格否认原则是衡平公司股东和债权人之间失衡的利益关系之利器。
但是,揭开公司面纱的适用需要具备一些基本要件,第一,必须存在公司股东滥用公司人格的情形,如股东与公司人格混同、公司资本显著不足、公司资本被股东抽逃、股东欺诈等等;第二,上述股东滥用公司人格的行为导致公司无法偿债,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而且,只要不属于公司法第64条所涉及的一人公司情形下之资产混同时,需要将证明财产是否混同的举证责任倒置给被诉的一人公司之股东。其他类型的公司,通常公司债权人向法院提起揭开公司面纱之诉时必须负有初步的举证责任。
中国公司法下股东代表公司提起诉讼的情形。当公司高管侵害公司利益,股东书面请求公司监事或董事会提起诉讼未果时,可代表公司起诉。股东直接诉讼包括决议无效之诉、决议撤销之诉、损害赔偿之诉和查阅权请求之诉。修订后的公司法增加了股东的查阅请求权,并为股东提起损
执行董事在特定情况下是否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只要股东持有公司股票的比例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代表公司进行诉讼。文章还涉及了丈夫坐牢后妻子能否成为股东、股权变更和更改公司名称的关系,以及占股一半的股东联系不上时如何办理股权变更等
股东代表诉讼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必须是公司的合法股东,且需满足一定持股时间和比例要求。股东需遵循公司规章制度中的具体规定,以书面形式请求监事会或董事会采取行动,若公司不采取行动造成损失,股东可代表公司提起诉讼。胜诉利益归属于公司所
股东诉讼和股东代表诉讼之间的主要差异,包括诉讼依据、原因和目的、诉权归属等方面。同时介绍了股东诉讼的种类以及股东死亡时继承人配偶的处理方式。摘要为:本文阐述了股东诉讼与股东代表诉讼的区别,股东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类。股东死亡时,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