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要求返还根据习俗给付的彩礼,如果符合以下情形,法院应予支持:
(一) 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
(二) 双方办理结婚登记但未共同生活;
(三) 婚前给付彩礼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于第(二)、(三)情形的规定,应以双方离婚为前提。
1. 未办理结婚登记的情况下,给付彩礼的一方要求返还彩礼,另一方应予以返还。男方在婚前给付女方彩礼,属于一般赠与,实质上是以将来缔结婚姻为目的、附条件的财物赠与。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法律上双方没有结婚,赠与的基础关系不存在,受赠人有义务返还赠与物。因此,在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的情况下,给付彩礼的一方要求返还彩礼,另一方应予以返还。
现实中,存在男女双方举行婚礼并共同生活但未办理结婚登记的情形。由于现行婚姻法不承认事实婚姻,未办理结婚登记相当于男女双方之间不存在法律认可和保护的婚姻关系。在男女双方感情破裂、同意结束同居关系的情况下,如果男方要求女方返还彩礼,根据法律规定,女方也应返还。但对于在双方共同生活中花费的彩礼礼金部分,可以不予返还。因此,准备结婚的男男女女都应明白,只有办理结婚登记,才能缔结法律认可和保护的婚姻关系。在办理结婚登记后,女方获得的彩礼利益才能得到法律认可,否则男方可根据法律规定要回彩礼。
2. 双方办理结婚登记但未共同生活的情况下,在离婚的前提下,给付彩礼的一方要求返还彩礼,另一方应予以返还。关键在于是否认定"确未共同生活"。共同生活应指的是正常夫妻共同居住的生活。双方办理结婚登记但未共同生活意味着双方仅有夫妻名义而无夫妻实质,缺乏夫妻感情。只办理结婚登记而未共同生活的男女在法律上是夫妻,但在实际上不是夫妻。在双方离婚的情况下,如果给付彩礼的一方要求返还彩礼,另一方应予以返还,这体现了法律对婚姻现实的尊重。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法院也解决过很多此类纠纷。
3. 双方办理结婚登记后又离婚,若给付彩礼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给付彩礼的一方要求返还彩礼,另一方应予以返还。保护弱势当事人一直是法律的追求目标之一。所谓"一方生活困难"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这种生活困难是实实在在的困难,是由于给付彩礼后,导致其生活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而不是与给付彩礼之前相比财产受到损失,相对于原来的生活条件更加困难。要求返还彩礼的给付人有责任证明"给付彩礼导致自己生活困难"。如果无法证明这一点,法院将无法支持给付人要求返还彩礼的主张。
结婚一年后是否退还彩礼,要根据上述情况来判断,特别是对于支付彩礼导致生活困难的或未共同生活的情况,显然可以退还彩礼。彩礼的认定只是民间风俗行为,不属于法定事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商认定。
彩礼的法律性质及返还条件。文章指出彩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返还,并列举了彩礼的目的性、给付的钱财属于彩礼以及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返还条件。文章还区分了婚前附条件的赠与和婚前不附条件的赠与,并强调了彩礼纠纷处理需考虑当地风俗习惯和实际情况。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关于彩礼返还的条件。包括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未共同生活以及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等情形。解决彩礼纠纷时,应注意是否缔结婚姻关系、离婚为前提考虑返还请求、确保当地存在婚前给付彩礼的习俗、区分彩礼
女方不退还彩礼是否会被拘留的法律问题。根据我国相关法律,彩礼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女方不退还彩礼不会拘留,但可能会被强制执行。同时,文章还解释了彩礼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一般情况下,彩礼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需平均分割。但如果彩礼由一方家庭独自占有,则不属于
结婚两年离婚时彩礼钱的退还问题。在特定情形下,彩礼钱可以要回,包括未办理结婚登记、办理登记但未共同生活以及给付彩礼导致生活困难等情况。离婚时,双方可协商退还彩礼,如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退还彩礼的前提是双方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