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收彩礼并不违法,彩礼可以通过双方协商认定,实质上是为了达成结婚目的的赠与行为。根据法律规定,男女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后,彩礼应归女方所有。需要注意的是,除非有特殊约定,彩礼属于婚前个人财产。只有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才可能成为夫妻共同财产,而彩礼通常是婚前取得的。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婚前财产或赠与合同中明确归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属于夫妻个人财产。
第一种情况是,如果给付彩礼后双方没有办理结婚登记,给付彩礼的一方要求返还,另一方应当予以返还。男方在婚前给付女方彩礼,这是一种一般赠与,实质上是以将来缔结婚姻为目的的附条件财物赠与。由于双方没有办理结婚登记,在法律上双方并未结婚,因此赠与的基础关系不存在,受赠人有义务返还赠与物。因此,在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的情况下,给付彩礼的一方要求返还,另一方应当返还。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男女双方举行婚礼并共同生活但未办理结婚登记的情况。由于现行婚姻法不承认事实婚姻,未办理结婚登记意味着男女双方之间没有法律认可和保护的婚姻关系。在男女双方感情破裂并同意结束同居关系的情况下,如果男方要求女方返还彩礼,根据法律规定,女方也应当返还。然而,在双方共同生活期间花费的彩礼礼金部分可以不予返还。因此,准备结婚的男女应当明白,只有办理结婚登记才能建立法律认可和保护的婚姻关系。只有在办理结婚登记后,女方获得的彩礼利益才能得到法律认可,否则男方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要求返还彩礼。
第二种情况是,给付彩礼后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但没有共同生活,在离婚的前提下,给付彩礼的一方要求返还,另一方应当予以返还。关键在于是否认定“确未共同生活”。这种共同生活指的是正常夫妻共同居住的生活。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但没有共同生活意味着双方仅有夫妻的名义但没有夫妻的实质,缺乏夫妻间的感情关系。只有办理了结婚登记但没有共同生活的男女在法律上被视为夫妻,但在实际上并非夫妻。在双方离婚的情况下,如果给付彩礼的一方要求返还,另一方应当予以返还,这体现了法律对婚姻现实的尊重。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法院也处理过许多类似的纠纷。
第三种情况是,给付彩礼后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但后来离婚,如果给付彩礼导致给付方生活困难,给付彩礼的一方要求返还,另一方应当予以返还。保护弱势当事人是法律的追求之一。所谓“生活困难”是指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仅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这种生活困难是确实存在的困难,是因为给付彩礼后,生活已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而不是相对于给付彩礼之前,财产相对较少导致生活条件较为困难。要求返还彩礼的给付方有责任证明“给付彩礼导致自己生活困难”。如果无法证明,法院将无法支持给付方要求返还彩礼的主张。
彩礼的认定只是民间的风俗行为,并不属于法定事项。然而,法律明确规定了可以返还彩礼的情形。在双方就彩礼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协商情况进行处理,不存在违法犯罪行为,以避免错误的法律适用。
已办理结婚手续但未举行婚礼仪式的夫妻,彩礼是否应返还的问题。是否返还取决于夫妻是否共同生活及是否有离婚的打算。如未共同生活且存在离婚可能性,彩礼应返还;如已共同生活且没有离婚打算,则彩礼不应返还。此结论仅供参考,具体处理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
彩礼返还的条件。根据法律规定,在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给付人生活困难或婚前给付导致生活困难等情形下,可以要求返还彩礼。悔婚、没有进行婚姻登记或登记为夫妻但没有同居生活等情况下,彩礼也可以要求返还。文章提醒人们要谨慎对待结婚,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彩礼的定义和历史背景,包括其在现代互联网语境中的新含义。文章还介绍了关于彩礼的法律规定和返还彩礼的法律依据,包括哪些情况需要返还以及哪些情况不需要返还彩礼。最后强调了婚姻应该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而不是金钱。
夫妻离婚时礼金的解决方式。根据司法解释,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办理登记手续但未共同生活、婚前给付彩礼导致生活困难的情况下应返还彩礼。支付彩礼的一方可以要求返还彩礼,如果对方拒绝,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对彩礼持有不支持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