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股东 > 股东直接诉讼 > 股东与实际控制人的区别与联系

股东与实际控制人的区别与联系

时间:2024-05-16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4876
股东与实际控制人的区别与联系

新规定要求披露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一、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法律界定

根据1997年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第四十一条,控股股东被定义为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股东:

  1. 单独或与他人一致行动时,可以选出半数以上的董事;
  2. 单独或与他人一致行动时,可以行使公司30%以上的表决权或控制公司30%以上表决权的行使;
  3. 单独或与他人一致行动时,持有公司30%以上的股份;
  4. 单独或与他人一致行动时,以其他方式在事实上控制公司。

根据证监会新修订的年报准则,公司的控股股东包括公司第一大股东,或者按照股权比例、公司章程、经营协议或其他法律安排能够控制公司董事会组成、左右公司重大决策的股东。

关于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了以下情形构成对一个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

  1. 在一个上市公司股东名册中持股数量最多;但有相反证据的除外;
  2. 能够行使、控制一个上市公司的表决权超过该公司股东名册中持股数量最多的股东;
  3. 持有、控制一个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的比例达到或超过30%;但有相反证据的除外;
  4. 通过行使表决权能够决定一个上市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当选;
  5. 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简而言之,实际控制人是指实际控制上市公司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二、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区别和关系

在实践中,社会公众投资者通常可以从上市公司的年报中了解到其控股股东的身份。然而,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在某些情况下很难确定。实际控制人可以是控股股东,也可以是控股股东的股东,甚至可以是其他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根据证券交易所的要求,信息披露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最终要追溯到自然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其他最终控制人。

例如,"德隆系"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可以是**集团或其旗下控股子公司,但其实际控制人可以追溯至唐*新等自然人。

如果不了解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谁,就很难辨别由实际控制人操纵的关联交易,也无法正确判断其关联交易是否公允以及是否会对公司和其他股东利益造成影响,从而可能使投资人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实际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已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2001年底至2002年初,监管部门出台的《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报告》、《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规章要求上市公司在其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时,必须披露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详细资料。证监会新修订的年报准则也要求各上市公司严格披露其实际控制人,以便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充分的信息。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以协商方式解决股东权益纠纷

    通过协商方式解决股东权益纠纷的重要性,并提出在解决纠纷时,不仅要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还要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预防可能出现的纠纷。文章还详细讨论了股权确认、股东知情权和分配权以及股权转让等方面的问题,包括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的股权确认、股东权益的保障和实

  • 股东权利受到侵害的救济方法

    股东权利受到侵害时的救济方法,包括直接诉讼和派生诉讼。直接诉讼是股东作为原告,将公司、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被告,通过法院解决权利被侵害的情况,包括撤销决议、起诉董事及高管人员、行使查阅权、要求公司回购股份和解散公司。派生诉讼则是股东代替公司提起诉讼

  • 股东派生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的区别

    股东派生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的区别。前者是因公司遭受侵犯而间接损害股东权利,当公司未起诉时由股东提起诉讼,性质为共益权;后者则是股东个人权利受到侵犯时提起诉讼,性质为自益权。两者在产生原因、诉讼性质、诉权根据、诉讼目的和诉讼归属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 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的区别

      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  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

  • 控股公司和集团公司有什么区别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区别
  • 股东与实际控制人的区别与联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