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东出资方式包括货币、实物、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和场地使用权等。股东认缴的出资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股东认缴的货币出资必须是股东自己所有的现金,并且未设定任何担保物权。
凡是以实物、工业产权、专有技术作价出资的,出资者应当提供拥有所有权和处置权的有效证明。
以工业产权、专有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20%。
以高新技术成果作价出资的,需经省级以上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核定,作价出资的金额最高可达公司注册资本的35%。
以实物作价出资的,必须是公司生产和经营能使用的物品。
股东应按照合同或章程规定的期限缴清认缴的出资。
用作出资的货币必须足额存入公司账户。
以实物、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和场地使用权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的转移手续。
股东权利受到侵害时的救济方法,包括直接诉讼和派生诉讼。直接诉讼是股东作为原告,将公司、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被告,通过法院解决权利被侵害的情况,包括撤销决议、起诉董事及高管人员、行使查阅权、要求公司回购股份和解散公司。派生诉讼则是股东代替公司提起诉讼
公司章程的相关内容,包括公司的基本信息、经营范围、股东的权利和义务、注册资本等。公司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股东享有选举、监督等权利,并需履行出资等义务。公司注册资本及股东出资方式和比例也有详细规定。
隐名股东的退出方式及其定义、特征,以及与显名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差异。隐名股东可通过老股转让或并购方式退出投资。隐名股东以他人名义出资,但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却记载为他人的出资人。隐名股东需合理运用法律规定解决投资问题以保障自身权益。
股东派生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的区别。前者是因公司遭受侵犯而间接损害股东权利,当公司未起诉时由股东提起诉讼,性质为共益权;后者则是股东个人权利受到侵犯时提起诉讼,性质为自益权。两者在产生原因、诉讼性质、诉权根据、诉讼目的和诉讼归属方面存在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