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男方在下列三种情形下不得提出离婚:
1、女方在怀孕期间。如果原审人民法院判决离婚时,未发现女方怀孕,女方自己发现并提出上诉,应撤销原判决,驳回男方离婚请求。
2、女方在分娩后一年内。所谓分娩,特指胎儿脱离母体作为独自存在的个体的这段时期和过程。只要女方有分娩的事实,无论婴儿是否活着出生,也不论出生后婴儿是否死亡,均应受一年期间的限制。
3、女方中止妊娠后6个月内。中止妊娠包括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
这样规定是从保护妇女、胎儿、婴儿的合法权益出发,限制男方提出离婚的限制性规定,这是因为妇女处于怀孕期、哺乳期或者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提出离婚,会增加妇女的精神和经济上的负担,严重损害妇女身心健康,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和婴儿的健康成长。
对男方离婚诉权的限制性规定有两种情况可以例外:
1、女方在此期间提出离婚,不受此限制。
2、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的离婚请求。
所谓“确有必要”,根据审判实践,主要指以下几种情况:
(1)男方有确凿证据证明女方婚后主动与他人发生性关系而怀孕的。包括女方婚后卖淫、与他人通奸、姘居或重婚而怀孕的;
(2)女方怀孕期间或分娩后一年内,男方生命受到女方威胁或其合法权益受到女方严重侵害的;
(3)女方婚前患有不宜结婚的疾病,婚后经治不愈或不宜生育的。
在限制男方提出离婚的时候,其实也是存在例外情况的,也就意味着在女方有特殊情况的时候,并不是完全不允许男方提出离婚。通常情况下,要是男方有特殊情况,那么法院也是会受理男方的诉讼请求。主要就包括男方有确凿证据证明女方婚后主动与他人发生性关系而怀孕的;女方怀孕期间或分娩后一年内,男方生命受到女方威胁或其合法权益受到女方严重侵害的;女方婚前患有不宜结婚的疾病,婚后经治不愈或不宜生育的。
我国的公民是享有缔结婚姻以及解除婚姻关系的自由的,但是在特殊的情形下,也是会被法律法规所限制的,比如说在法定的期限内男方诉权的限制以及对军婚的保护等,此时都是需要负有义务的当事人遵守相关的规定的,不能违反禁止性规定。
离婚中孩子抚养权的问题。法院在考虑抚养权时会综合考虑双方的工作和经济收入、住房条件、与孩子相处时间、家人支持和学历等因素。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抚养权的判决也有所不同。对于两周岁以下的孩子,通常随母方生活,但也有例外情况;对于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
孩子抚养权强制执行的法律条件。根据《婚姻法》规定,需已有法院判决书或调解书,且针对夫妻双方不履行责任义务的行为进行强制执行,而不是直接对孩子的人身进行执行。父母离婚后仍须履行抚养义务,如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起诉追讨抚养费。
离婚后双方共同拥有孩子抚养权的能力,包括轮流抚养的协商和法律支持。争取孩子抚养权的有利条件包括孩子的意见、收入状况、工作环境、居住条件、工作性质、性格修养、文化程度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状况等。在离婚过程中,如何妥善安排孩子的抚养问题至关重要,应以保护子
现役军人配偶离婚请求权的限制性规定。根据《婚姻法》相关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需得军人同意,这一规定限制了非军人配偶的离婚请求权。对现役军人给予特殊保护符合我国婚姻家庭立法传统和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适用条件包括现役军人、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