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股是指在公司的创设过程中或者存续过程中,公司的设立人或者股东依照协议无偿赠予非股东的第三人的股份。干股具有以下特点:
干股的取得和存在往往以一个有效的赠股协议为前提。赠股协议的效力属于股东之间的协议,对股东具有约束作用。股东资格的确认完全以赠股协议为准,如果赠股协议具有可撤销、无效、解除等情况,干股股东将失去股东资格。干股股东的权利义务,如股利请求权、表决权,由协议确定。然而,干股股东在对外义务方面与一般股东一致,因为股东的登记具有对外公示性。如果干股股东所受股份为瑕疵股份,在一般情况下,股份的受让人也应对股份的出资义务承担责任。然而,如果有一部分为瑕疵股份,有一部分为正常股份,首先应认定获赠股份为正常股份,在其不足的情况下,才能认定为瑕疵股份。
由于干股本质上是一种股份赠与,必须符合股份转让的要件,即需要股东全体一致,没有人行使优先权才能成立。否则,由于有限责任公司的闭锁性和人合性所带来的对股东进入公司的限制,以及其他股东的优先权问题,干股将无法成立。因此,股份赠与必须通过股东会全体一致通过。干股自签订协议之日起,在条件成就之日起生效。如果不在章程上变更,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隐名股东协议的各种无效情形。协议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或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间需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对外公示方面,隐名股东要变更股东身份并对外公示,需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合同效力方面,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间的
承担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首先,需明确饲养主体并对动物实际控制和支配。其次,动物独立动作致害,即基于生物学本能的行为,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方式,都应由饲养人或管理人承担责任。最后,人为介入因素介入动物致害行为时,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责任归属,但动物
电信诈骗罪和盗窃罪的区别。我国刑法中将电信诈骗罪归为诈骗罪的范畴,两者主观要件相同,但行为表现不同。诈骗罪通过欺骗手段,而盗窃罪则是偷盗行为。文章还介绍了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和客体的概念及在两种犯罪中的体现,并说明了相应的法律规定和刑罚。
债权人撤销权的成立要件,包括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客观要件为债务人实施了危害债权的行为,而主观要件则是债务人与第三人主观上有恶意。撤销权诉讼中涉及的当事人以及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地位也非常明确。当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时,债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