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公司股权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然而,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对公司的出资额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可以根据法律进行分割。
股权是指股东在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中享有的综合性权利,包括人身和财产权益。股权是基于股东资格而产生的权利,股东通过持有股权从公司获得经济利益,并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股权并非简单的财产性权利,不能直接视为财产,因此也不能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公司股权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然而,司法解释中明确规定,只有一方以自己的名义对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出资的金额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而公司股权本身并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司法实践,法院在处理离婚案件时通常也不将公司股权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然而,对于出资额所产生的收益,根据民法典第1062条第2款的规定,可以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公司股权和出资额具有不同的性质。股权涉及公司的经营管理问题,属于公司法领域。而出资额则是指一方的经营投资收益,是一种明确的财产。因此,股权和出资额是不能等同对待的。
特殊的夫妻共同财产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涉及股票、债券、基金等有价证券以及未上市股票的分割。
夫妻在公司中的出资如何分割。
夫妻在合伙企业中的出资如何分割。
夫妻以一方名义投资的独资企业如何分割。
婚前承租公房、婚后房改购为产权房的处理,对房屋现价有争议的处理,离婚时没有取得房产证或没有取得完全产权如何处理。
父母出资为夫妻购房的出资认定。
婚前债务、夫妻一方的外债、礼金等问题的共同财产处理。
在具体处理离婚案件中,对于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的问题,应严格区分款项取得于婚前还是婚后。离婚时只需分割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可以先计算双方婚姻关系期间的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总额,然后进行分割。离婚并不是提取住房公积金的事由,因此应经过折抵后,由一方根据其拥有的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的差额给对方予以补偿。
夫妻共同财产是一种典型的共同共有关系。根据共同共有关系的一般原则,共有人在共有关系存续期间不得要求分割共有财产,也不能划分内部份额。只有在解除夫妻关系后,夫妻一方才能分割夫妻共有财产。夫妻双方在实现支配权方面享有平等的处理权,具体的处理方式由当事人根据意思自治来确定。
家庭动产的转移隐匿方式和处理策略。主要转移方式包括调虎离山和转移夫妻共有财产。处理策略包括收集和保管购买发票、拍摄家电并请朋友作证、报警等措施。同时,为了防止夫妻共同财产被转移,应注意保管重要文件和资料,清晰记录财产状况并保存证据,及时报警等措施。
婚后夫妻购房的财产归属问题。根据婚姻法规定,婚后夫妻自己购房属于共同财产,若一方父母出资购房,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则视为对子女的单方赠与,该不动产属于个人财产。若双方父母共同出资购房,则按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
夫妻共同房屋的分割方法问题,包括夫妻共同财产中的房屋所有权争议和离婚时对家庭共有房产的分割。文章详细解释了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法,包括双方竞价取得、评估机构评估、拍卖房屋等。此外,还涉及父母出资为夫妻购房、一方婚前出资借贷付首期款等情况的房产分割问题。
婚后共有财产的法律概念,也称为夫妻共同财产。它指的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财产,归属于夫妻共同所有。其特点包括主体是已婚夫妻、获得时限、财产来源、权利与义务、证明与推定、分割原则等。法定范围包括工资、奖金、生产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等。在分割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