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股东 > 隐名股东 > 代持股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代持股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时间:2025-01-16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085
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或股东个人需求,代持股已经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但很多人对代持股的认识并不全面,代持股协议有没有法律效力,有没有风险等等都是企业和股东要考虑的问题。那么,代持股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以下,是由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

代持股协议的有效性问题

对于代持股协议的有效性问题,需要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分析。一般而言,只要代持股协议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且双方自愿、平等地协商一致,不损害他人、集体、国家的利益,也不违反其他强制性规定,那么该协议是有效的,并对合同双方具有约束力。

公司法解释对代持股协议的规定

根据《公司法解释(三)》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在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时,如果没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合同法对合同无效的情形规定

然而,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合同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将被认定为无效:

  1.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因此,只要代持股协议符合上述规定,即双方自愿、平等地协商一致,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他人、集体、国家的利益,也不涉及其他无效情形,那么该协议是合法有效的。

代持股协议存在的风险

任何合作都存在风险,代持股协议中的实际股东和名义股东也同样面临着一些风险,而且各自所承担的风险程度也不尽相同。

实际股东可能面临的风险

实际股东在法律上并不是公司股东,因此无法直接行使股东权能。根据《公司法》,股东身份或资格的法定证明文件是公司的股东名册。实际股东虽然出资,但因其姓名或名称未登记在公司的股东名册上,从法律上来说,实际股东并不属于公司股东。若实际股东想要行使其股东的收益权、表决权等权益,只能通过名义股东来实现。

此外,实际股东的权益可能会受到名义股东的侵害。在外界看来,名义股东对其名下的股份拥有处分权。面对各种利益诱惑,名义股东可能未经实际股东允许,擅自对股权进行转让、质押等处分,或者行使表决权等股东权利,甚至不如实向实际股东转交股权收益。这也是实际股东面临的最大且最不可控的风险。

此外,实际股东还可能面临未来股权转让的税务风险。如果实际股东想要解除代持股协议,从幕后转到台前,外界将视之为一次股权转让,就需要缴纳相应的税款。实际股东若想要拿回自己的股权,需要缴纳税款。因为税务机关通常不会认可“当事人存在代持股关系,股权并未发生变化”这一说法,所以实际股东面临着无法规避的税务风险。

名义股东可能面临的风险

当实际股东出资不到位或出现其他出资瑕疵时,名义股东需要对债权人承担补充责任。根据公司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债权人只能认定名义股东出资不到位,因此名义股东需要承担补充责任,并在补充责任后向实际股东追偿。然而,在补充责任和追偿的过程中,名义股东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等,这是一种不可估量的损耗。

综上所述,在代持股协议中,实际股东无法正当行使股东权利,而名义股东可能承担不属于自己的责任。代持股协议是否签署,企业和股东需要在权衡各方利益后,参考上述风险因素,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离婚调解书的复印件的效力问题

    离婚调解书的法律定义及其效力问题。离婚调解书是法院调解双方基于离婚协议制作的法律文书,具有约束力并可强制执行。然而,一般情况下,离婚调解书的复印件是无效的。想离婚的当事人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并在调解书生效后一定时间后再起诉请求法院判决离婚。离婚调解书的

  • 车祸私了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

    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其适用范围。虽然口头协议在某些情况下是有效的,但它们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容易被否认或无法证明其存在。对于某些类型的合同,法律要求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签订。口头协议适用于法律没有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合同的情况,但对于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类型

  • 婚前财产协议的法律效力及要求

    婚前财产协议的法律效力及要求。根据《婚姻法》规定,夫妻可通过书面形式约定婚前及婚后财产归属,但协议需满足人身或财产密切相关、不违背社会道德和法律规定等条件。婚前财产协议特点包括以结婚为前提、体现意思自治、书面约定等。为保障效力,协议意思要明确、条件清

  • 隐名股东的法律风险防范

    隐名股东的法律风险防范策略。针对隐名投资易产生的弊端,如投资利益无法得到法律保护等,提出了多种防范措施。包括签订有效的隐名投资协议和代持股协议,选择担任公司法人代表,采用印章加签名形式预留印鉴等。同时,明确员工对股东身份的认知并留有书面记录的投资过程

  • 如何确定隐名股东身份
  • 国际仲裁立法的挑战和问题
  • 婚前财产协议双方签字有效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