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探视权 > 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怎么探视

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怎么探视

时间:2023-01-04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1834
导读: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后,家属只能按照有关部门的通知到指定的地点探视。事实上,《刑法》中明确规定,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个月都可以自行回家1~2天,当然在服刑期间,国家法律制度也保障家属对犯罪分子的探视权,探视的时间不是法律统一规定的。

一、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怎么探视?

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后,可以按照办案机关通知的时间探视,判处拘役后,一般在看守所服刑,服刑期间,犯罪分子每个月都可以回家。

《刑法》

第四十三条 【拘役的执行】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二、被判处拘役会被公司辞退吗?

被判处拘役,很有可能会被公司辞退。根据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法定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拘役和管制的区别有哪些?

1、含义与性质不同: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2、期限不同: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

3、对象不同:拘役一般只适用于犯罪性质比较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而管制适用于罪行性质轻、危害小、行为人人身危险性较小的犯罪。

4、执行不同: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而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四、拘役和有期徒刑的区别有哪些?

1、适用对象不一样。

拘役是适用于犯罪情节较轻的罪犯;有期徒刑适用于犯最情节轻或重的犯罪分子。

2、执行的地点不一样。

拘役在就近的公安机关执行,有期徒刑在监狱或其他劳改场所执行。

3、待遇不一样。

拘役的服刑期间,每月可以有1~2次的回家探亲,接受劳动改造,还有酬劳可得;有期徒刑在服刑期间不能回家,无偿接受劳动改造。

4、执行期限不一样。

拘役的执行期限在半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期在半年以上,15年以下。

5、面临的法律后果不一样。

拘役刑满释放,若再犯罪,除了危害国家安全罪,一般不构成累犯;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再犯罪且又处以有期徒刑罪名,则可以构成累犯。

综上所述,虽然法律规定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个月都能回家,但也没有规定过如果被判处的是拘役,家属就不能到看守所去探视,由于拘役的时间最长不超过6个月,所以犯罪分子通常都是在看守所中执行剩余刑期的,不会关押至监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提起探视权诉讼

    根据修改后的《婚姻法》第38条规定的探视权诉讼。离异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享有探视子女的权利,而另一方有协助义务。因长期被拒绝探视子女,许多离异父母提起诉讼。他们希望通过法院判决与子女共同居住一段时间,享受家庭团聚的快乐。

  • 探望权的立法基础

    探望权的立法基础,源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和感情。婚姻法规定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享有探望权,实践中若存在误解需明确此权是基于亲属关系的。同时探讨了如何合法行使探望权,包括达成协议、遵循对子女有利原则等。此外,还涉及中止探望权的情形及争议。最后提及

  • 离婚后女方的探视权的法律依据

    离婚后女方的探视权的法律依据,根据《婚姻法》规定,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享有探视权,探视方式和时间由当事人协商确定,若协商不成由人民法院裁决。探视权的行使具有交流和沟通的意义,能促进子女身心健康发展。若探视行为对子女身心健康构成威胁,人民法院可终

  • 一、一方不让探望子女的法律处理方式

    关于一方不让探望子女的法律处理方法和处理方式。根据《婚姻法》相关规定,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探望权,但强制执行的对象只能是拒不履行协助责任的有关个人和单位,不包括子女本身。若子女已满10岁并不同意探望,法院不应强制执行。处理方式上,父母双方应首先协商

  • 原告与被告的基本信息
  • 中止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的情形
  • 子女探望权协议的格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