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离婚情况下分配双方孩子的抚养权
时间:2023-08-28 浏览:6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导读:法律规定小孩一岁可以双方协商离婚也可以诉讼离婚,如果双方协商离婚的话,应当向婚姻登记机关提交离婚的申请,等待30天之后可以办理离婚的手续。诉讼离婚主要是向人民法院提交民事起诉状。
一、小孩一岁离婚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二条的规定,如果小孩已满一周岁,双方都可以提出离婚。首先,夫妻双方应该进行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寻求有关部门的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将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进行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二条:
男方在女方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如果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的离婚请求,则可以例外。
二、孩子不满两岁的抚养权归属
当父母离异时,子女无法同时与双方父母共同生活。在大多数离异家庭中,夫妻一方负责照顾未成年子女,另一方则承担抚养费的责任。对于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安排,应当从保障子女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条件等具体情况进行妥善解决。
根据相关规定,未满两周岁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除非父母双方协商决定由父亲直接抚养。这是因为在这个年龄段,子女对母亲的生理需求和心理依赖是父亲无法替代的。母亲通常更具耐心和细致,更适合承担照顾婴幼儿的责任。
然而,以下情况下子女可以随父亲生活:
- 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
- 母亲有抚养条件却不履行抚养义务,虽然这是违法行为,但如果强迫母亲直接抚养子女会对子女不利,父亲可以要求子女随其生活。
- 母亲可能因工作、学习等原因,或因染有吸毒、赌博、卖淫等恶习,或因离家出走下落不明等原因无法或难以妥善照顾子女。
- 父母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让二周岁以下的子女随父亲生活,但前提是不能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二周岁以下的子女通常随母亲生活,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随父亲生活。
三、离婚调解的重要性
离婚调解具有以下意义:
- 有利于提高和好率:并非所有提起离婚诉讼的夫妻都是感情确已破裂的。有些夫妻原本感情基础较好,存在和好的可能性;有些夫妻会考虑到子女、父母和亲人的因素而决定继续维持婚姻关系;有些人起诉离婚只是为了教育对方,让对方改正错误;有些人甚至只是因为赌气而诉至法院。通过调解,可以增加双方和好的机会。
- 有利于避免矛盾激化,顺利达成离婚协议:离婚涉及到子女、财产和债务等问题,正确运用调解技巧可以引导双方冷静面对这些问题,提出妥善解决办法,达成离婚协议,避免矛盾激化,为双方当事人提供协商的基础。
- 有利于降低子女身心创伤:父母离婚对子女的生活和精神造成不便和痛苦。这种物质和精神上的打击对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长有巨大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对未成年子女。如果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例如不支付抚养费,对子女的影响将更加严重。有些案件中,抚养权获得方甚至要求绝绝对方的父(母)子关系,拒绝对方探望子女,这将严重损害子女的身心健康。
- 有利于案件的执行:离婚案件的双方并非“仇敌”,而是因感情破裂而离婚。他们在婚前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在婚后有共同的生活经历,离婚后还有子女作为纽带以及双方亲人和社会的关注。因此,一旦达成协议,双方当事人通常会自愿履行,并保持和平。相比之下,判决离婚的案件由于非当事人自愿,判决也无法绝对客观公正,可能导致义务当事人不履行或不主动履行判决内容,进而引发执行程序。这种执行程序的启动对社会效果显然不理想。
综上所述,如果夫妻有孩子且孩子年龄较小,可以提出离婚,前提是夫妻感情已经破裂,并且双方能够就离婚问题达成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可以共同向婚姻登记机关提交离婚申请。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离婚再结婚登记手续的法律要求
离婚再结婚登记手续的法律要求。当事人复婚时,需提供户口证明、身份证件和婚姻状况证明,包括离婚证件。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应按照结婚登记程序办理,注明恢复结婚的字样,并收回离婚证。复婚登记是夫妻关系的合法标志,未经登记同居无法获得法律保障,易引发问题。
-
胁迫离婚的法律程序及时限
胁迫离婚的法律程序及时限。协议离婚可在双方协商一致后前往原婚姻登记机关或户籍所在地的民政部门办理手续,当天可领取离婚证书。诉讼离婚则需通过法院处理,根据案件争议程度,审理时间约为3个月或6个月。
-
结婚程序的法律要求和程序
中国公民结婚的法律要求和程序。包括申请阶段的证件提供、婚前检查、与外国人结婚的特别规定,审查阶段对申请的检查,以及登记阶段的手续办理。同时,还介绍了不予登记的情况和相应的救济途径。
-
精神病人离婚的经济补偿探讨
精神病人离婚时的经济补偿问题。根据我国《民法典》和《婚姻法》的规定,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可通过双方协议确定,如协议无法达成,将由法院判决。给付经济帮助时,需考虑当事人经济能力和当地生活水准,并根据生活困难程度、个案
-
离婚的方式和成本
-
婚前协议离婚孩子归谁
-
离婚一方不同意怎么办需要多久能离婚希望要争取抚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