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权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
子女抚养费的数额应根据子女的实际需求、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来确定。有固定收入的一方,一般应支付抚养费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如果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一方,抚养费的数额可根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子女抚养费应定期支付,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一次性支付。如果一方没有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可以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养费。
一般情况下,子女抚养费的支付期限至子女十八周岁。如果子女已经十六周岁以上但不满十八周岁,并且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能够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父母可以停止支付抚养费。
对于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在以下情况下,父母仍应承担必要的抚养费责任:
如果生父与继母或生母与继父离婚时,继父或继母不同意继续抚养曾经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仍应由生父母负责抚养。
对于夫或妻一方收养的子女,如果对方未表示反对并与该子女形成事实收养关系,离婚后双方应共同负担子女的抚养费。如果对方始终反对收养,离婚后应由收养方负责抚养该子女。
如果离婚后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抚育费,需要另行起诉。
在以下情况下,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请求应得到支持:
综上所述,根据法律规定,未履行抚养义务的一方应支付子女抚养费。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起诉,将承担法律责任。如果被起诉,应尽快支付相关费用,履行自己的责任,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离婚女方不支付抚养费的情况下是否还拥有探望权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女方应当享有探望权,但考虑到抚养费支付问题,直接抚养人有理由拒绝其探望。然而,拒绝不利于子女成长,应通过协商或诉讼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来解决矛盾。
月收入一万的抚养费计算方法。未获得子女抚养权的一方需支付抚养费,通常为月收入的20%至30%,同时考虑子女的实际花费。支付方式可协商,可一次性支付或按月支付。如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可通过法院诉讼解决,法院将根据双方经济能力和子女实际花费做出判决。
首先应当补给抚养费。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
担任公民请求支付劳动报酬、工伤赔偿,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案件代理人,以及担任涉及安全事故、环境污染、征地拆迁赔偿(补偿)等公共利益的群体性诉讼案件代理人,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