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院的司法观点以及已有的判例,男方家暴会影响争取孩子抚养权。
有研究表明家庭暴力会代际传承。儿童时期目睹或经历家庭暴力,对成年后施暴或受虐有一定影响。
儿童生活在家暴环境中,在心理方面会产生许多负面效应,从小遭受或目睹家暴的儿童容易错误地认为,暴力是合理的,是不错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长大后,可能会延续这种暴力行为。
为了给儿童创造非暴力生活环境,法院不支持施暴者直接抚养子女是基本的裁判规则。
家暴离婚想争取抚养权,在收集家暴证据的同时,女方如果想给自己创造更好地争取抚养权的条件,最好以下几点:
1、离婚前多照顾孩子,增加与孩子的感情;
2、如果双方已经分居,最好争取与孩子一起生活;
3、如果夫妻双方都忙于工作,最好让自己的父母帮助照看孩子;
4、自己身上有不好习惯的,要及时改正;
5、自己没有工作的,要积极进取,寻找一份收入还可以的工作。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法律保护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措施和家庭暴力的成因。受害者可通过调解、行政处罚、离婚和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附带民事诉讼等途径获得法律支持。家庭暴力的成因包括生活压力发泄、社会环境影响、传统男权文化影响以及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
家庭暴力的定义、多样形式以及如何判断家暴的程度。家庭暴力包括身体暴力、精神暴力和性暴力。法律对家暴有明确规定,如《婚姻法》将禁止家庭暴力上升为基本原则,并将家庭暴力作为离婚的法定理由之一。同时,对家暴受害人的救助措施与施暴者的民事法律责任也做出了规定
家庭暴力问题及其应对措施。当家庭成员遭受身体、精神或经济上的虐待时,他们有权利报警求助。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单位有劝阻和调解的责任,公安机关则负责制止此类行为。受害者提出请求后,公安机关会根据法律规定对施暴者进行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