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权探望子女,而另一方有义务协助。
行使探视权的方式和时间由当事人协议,若协议无法达成,则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
如果父或母探望子女对子女的身心健康不利,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法律中止探望权;一旦中止的事由消失,应恢复探望。
这是出于对孩子身心健康的考虑。例如,如果另一方有严重的吸毒或暴力倾向,解除孩子会对孩子的安全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向法院申请禁止令。
三、拒不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会被拘留吗?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拒不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个人或组织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然而,不能对子女的人身和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
在司法实践中,当一方行使探望权时,对方不能阻止,并有义务协助。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离婚协议中一方放弃探望权,另一方放弃请求支付抚养费的约定,若一方以此为由拒绝不抚养子女的一方探望,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主张享有探望权的一方,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另一方拒绝其行使探望权。
(3)被告享有阻止原告行使探望权和原告行使探望权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抗辩权。如果被告无法证明存在上述阻止一方行使探望权的理由,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因此,若想要行使探望权的一方在探望孩子时请求有抚养权的一方协助,若对方不协助,有抚养权的一方可能会面临拘留或罚款的处罚。然而,享有探望权的一方不能因对方不协助而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的要求,因为法院不得对子女的人身和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
离婚后子女的探望权问题。法定上,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权,探望权的行使需遵循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原则。只有在对方对孩子有害的情况下,才能中止其探望权。探望权的产生源于离婚后,它不仅是法律上的权利,更是基本人权和父母子女间情感的体现。
我国关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探视规定。经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批准,戒毒人员可以外出探视配偶和直系亲属,非直系亲属不得探视。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两年,表现良好者可提前解除,但特殊情况下期限可延长一年。解除戒毒时,场所会出具相关证明并通知家属等。
离婚后父母对孩子的探望权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父母双方都有权探望孩子,具体探望时间和方式由法院决定。法律依据为《婚姻法》第三十八条,协商不成可由法院做出判决。若探视对子女身心健康构成危害,法院可终止探视权。
原则上,离婚后爷爷奶奶没有法律条文规定下的探视权。所以虽然说爷爷奶奶探望孙子是人之常情,但是也要需要在直接抚养孩子的法定监护人的允许下才能进行,如果在不允许的情况下坚持探望孩子,则侵犯了监护人的监护权。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