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离婚调解 > 最新法律规定离婚“抢孩子”是违法的

最新法律规定离婚“抢孩子”是违法的

时间:2023-03-15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2783
导读:《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4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时,应当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探望、财产等事宜,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离婚案件中的孩子争夺问题应引起重视

一、离婚案件中孩子的抢夺和藏匿行为

在处理离婚案件多年的经验中,我们发现离婚时孩子的抢夺和藏匿问题非常普遍。根据北京市海淀法院的分析,涉及婴幼儿抚养权争议的离婚案件中,当事人之间互相“抢孩子”的情况高达60%。

曾经遇到过一位当事人,她已经8个月没有见到孩子了,一谈起孩子就哭泣。她的丈夫不仅将孩子藏起来,孩子的爷爷还拿刀威胁她,要她离开。可以想象,这种行为对她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

在实践中,这类案件非常棘手,法官也常常头疼。尽管我们一直倡导理性争夺抚养权,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在离婚诉讼期间,双方都想独占孩子,一旦矛盾激化,双方将采取各种手段争夺孩子,导致离婚案件拖延不决。

此外,离婚争夺孩子会让孩子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生活环境中,与另一方的关系长期中断,严重侵害子女的身心健康。有些当事人为了防止孩子被另一方抢走,在离婚期间甚至不让孩子上学,剥夺了孩子的受教育权和人身自由权。

二、首次立法解决离婚时孩子的抢夺和藏匿问题

202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通过并开始施行。这是对离婚争夺子女问题的首次立法。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主要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六个方面,重点解决性侵未成年人、校园霸凌、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

对于婚姻继承律师来说,最重要的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4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时,应当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探望、财产等事宜,并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意见。离婚双方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这条法律明确规定了离婚期间父母双方不得因争夺孩子的抚养权而抢夺或藏匿孩子。尽管此前已有相关法律对此进行了一些规定,但没有像这部法律一样以明确禁止这种行为的态度,因此这条法律具有开创性的重要意义。

三、当对方抢夺或藏匿孩子时该如何应对?

首先,如果你是孩子被抢夺的一方,可以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4条规定的“父母离婚时,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向公安机关报警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对方存在过错行为。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注意收集证据。如果对方抢走并藏匿孩子,应保持冷静,注意收集保存证据。如果对方采取暴力抢夺孩子,可以报警寻求帮助,警方记录和笔录等可作为对方不适合抚养孩子的证据。即使对方暂时藏匿孩子,也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子女抚养权的归属。如果子女长期与你共同生活,对方抢夺孩子反而破坏了子女稳定的生活环境,加上对方在抢夺孩子过程中可能存在暴力行为,法官会认为将抚养权判给你更为合适。

第二,申请行为保全措施。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4条施行后,申请行为保全的当事人会越来越多。早在2018年,《广东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程序指引》就对此作出了规定:当事人因对方抢夺、转移、藏匿未成年子女而申请行为保全时,人民法院应责令对方交出孩子,或禁止其再次抢夺孩子。在申请行为保全时,还需要提供基本证据。如果法院做出行为保全裁定后,对方不悔改,继续抢夺、藏匿孩子,人民法院可以对其罚款或拘留。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离婚起诉手续的法律程序

    离婚起诉手续的法律程序。首先,提起诉讼并递交相关证件,包括起诉书、户口本和身份证等。经过立案审查后,案件将被移送至民事庭审理。随后,法院将通知双方到庭,进行调解程序,调解结果视双方意愿而定。若调解无效,法院将根据双方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作出准予离婚或不准

  • 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法院判决解除继母子关系

    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法院判决解除继母子关系的案件。原告李某某与被告张某某因长期关系紧张,张某某不履行赡养义务并使用暴力,导致双方无法共同生活。法院认为双方形成了继母子关系,但张某某的行为导致关系恶化,因此判决准许双方解除继母子关系。

  • 调解书的法律效力

    调解书的法律效力问题。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若双方签收时间不一致,以最后一方签收时间为生效时间。对于离婚调解书,未领取或拒收均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法院可另行制作民事调解书或强制执行。

  • 婚前购买商品房的产权归属问题

    张-强婚前购买商品房的产权归属问题。张-强婚前按揭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并在自己名下登记产权。婚后离婚时,根据适用法律规定,该房产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产权仍归张-强。但张-强需对婚后共同还贷的款项及房子财产增值部分对杨-芳进行合理补偿,尚未归还的贷款

  • 律师诊断:法院调解的法律效力和拒签调解书的后果
  • 判决或调解离婚后是否需要去民政部门登记
  • 司法改革下的法官与律师职业互易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