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结婚 > 结婚条件 > 寻衅滋事随意殴打他人怎么处理?

寻衅滋事随意殴打他人怎么处理?

时间:2023-10-16 浏览:7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2960
导读:寻衅滋事随意殴打他人将会按照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是管制来进行处理,因为我们国家法律当中对于寻衅滋事随意殴打他人,已经做出了非常明确的刑事方面的规定,也就是《刑法》第293条的规定。

寻衅滋事随意殴打他人的法律处理

根据《刑法》第293条的规定,对于寻衅滋事随意殴打他人的行为,将会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被判处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寻衅滋事的行为包括以下几种: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如果纠集他人多次实施上述行为,且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将会被判处5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可能并处罚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情形应当认定为“情节恶劣”:

一、致一人以上轻伤或者二人以上轻微伤;

二、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

三、多次随意殴打他人;

四、持凶器随意殴打他人;

五、随意殴打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六、在公共场所随意殴打他人,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

七、其他情节恶劣的情形。

寻衅滋事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区别

寻衅滋事罪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不同:

1. 犯罪动机不同

寻衅滋事罪的犯罪动机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犯罪动机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不合理要求,通过聚众闹事的形式,扰乱机关、团体、单位的正常秩序,或者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对相关单位、机关、团体甚至政府施加压力。

2. 犯罪形式不同

寻衅滋事罪不要求聚众,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必须是多人以上以聚众形式出现。

3. 客观方面不同

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表现为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毁损、占用公私财物、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等行为,情节恶劣;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客观表现为聚众冲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或者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情节严重。

4. 犯罪主体不同

寻衅滋事罪的所有参与者都要以本罪追究刑事责任;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只追究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的刑事责任。

无论是在酒后还是平时的随意殴打他人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如果没有达到犯罪程度,将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行政拘留。但是,如果行为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将会根据我国刑事法律规定的寻衅滋事罪进行惩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打架斗殴的严重后果及相应法律处罚

    打架斗殴的严重后果以及相应的法律处罚。文中介绍了寻衅滋事罪、故意伤害罪等罪名及其具体的法律处罚标准,并引用了相关法律依据,如《刑法》中的相关规定。文章旨在警示人们打架斗殴将会面临法律的制裁,后果严重。

  • 一、寻衅滋事罪的共同犯罪构成

    寻衅滋事罪的共同犯罪构成和共同犯罪的不构成情形。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如果是共同过失犯罪或故意加过失的情形则不构成共同犯罪。此外,犯罪的故意内容不同、同时犯和实行过限的情形也不构成共同犯罪。

  • 离婚手续办理

    离婚手续办理的相关法律流程和规定。首先概述了离婚的基本概念及《婚姻法》的相关依据。接着详细列举了办理离婚手续的法定条件、特殊规定、离婚后的权益和义务等方面的内容,包括双方自愿离婚、诉讼离婚、财产分割、抚养子女、探望权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 扰乱单位秩序拘留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扰乱单位秩序的行为及拘留程序。对于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等寻衅滋事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可处以不同拘留时间和罚款。同时,对于特定人群如未成年人、七十岁以上老人、孕妇等,在执行行政拘留处罚时有一定限制。

  • 档案难查证的补领婚姻登记证问题
  • 结婚的四个条件
  • 没有动手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