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家庭暴力 > 家庭暴力常识 > 何种行为构成家庭暴力?

何种行为构成家庭暴力?

时间:2024-02-13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3196
导读:家庭暴力是指:1、针对身体的暴力(殴打);2、针对精神的暴力(精神暴力);3、针对性的暴力(性暴力)力。身体的暴力表现为殴打、虐待等等。而精神暴力则是用言语恐吓当事人。而性暴力则是对当事人强行施加性行为。

什么情况下构成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指以下行为:

1.身体暴力

身体暴力包括殴打、虐待等行为。

2.精神暴力

精神暴力是通过言语恐吓当事人。

3.性暴力

性暴力是对当事人进行强行性行为。

家庭暴力是社会严厉谴责的行为,受害者应及时寻求社会各界的帮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规定:

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三条规定: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

面对家庭暴力应该怎么办

1.求助和投诉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求助。有关单位应当及时给予帮助和处理。受害人还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经济困难,还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2.追究刑事责任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尚未构成犯罪,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3.请求赔偿

因实施家庭暴力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受害方可以在离婚诉讼中请求加害方赔偿。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4.申请人身保护令

当事人遭受家庭暴力或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时,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人身安全保护令可以包括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和其他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措施。

如果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尚不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训诫,并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同时,实施家庭暴力、受到刑事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或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有些地方会将其作为不良信息记入个人信用记录。

家庭暴力案件具有广泛的发生范围,与一般违法犯罪案件不同,家庭暴力案件发生范围非常广泛。世界银行对35个工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调查表明,家庭暴力不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影响,即使在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收入家庭中同样可能存在暴力现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家暴是否包括对儿童的打骂?

    家庭暴力的定义、多样形式以及如何判断家暴的程度。家庭暴力包括身体暴力、精神暴力和性暴力。法律对家暴有明确规定,如《婚姻法》将禁止家庭暴力上升为基本原则,并将家庭暴力作为离婚的法定理由之一。同时,对家暴受害人的救助措施与施暴者的民事法律责任也做出了规定

  • 离婚时如何索赔因家庭暴力造成的损失

    离婚时因家庭暴力导致的损失如何索赔的问题。赔偿范围包括人身损害,涉及物质和精神损害赔偿。物质损害赔偿包括医疗费等,精神损害赔偿则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恶意等因素判断。文章还介绍了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包括家庭成员身份、主观故意、受婚姻法保护的婚姻家庭关系和造

  • 身体暴力

    身体暴力的特征,包括身体经常出现外伤、虐待工具的形状等,以及受虐者遮掩暴力的行为。文章还介绍了冷暴力的特征,如表现冷淡、轻视对方等,其伤害不亚于显性暴力。此外,经济暴力的特征在于强行控制受害者的金钱和财产,而性暴力的特征则包括敏感部位疼痛、发炎等。文

  • 家庭暴力的刑事责任

    家庭暴力的刑事责任。当家庭暴力达到极端恶劣的程度时,已经构成犯罪行为,受害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严重家庭暴力导致受害人受伤或死亡时,公安机关将主动介入调查。虐待罪的定义依据刑法规定,虐待行为必须具备恶劣情节如动机卑鄙、手段残酷等,并且针对特殊群体,才

  • 家庭暴力离婚的法律证据
  • 家庭暴力应对策略
  • 辱骂孩子是否构成家庭暴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