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家庭暴力 > 家庭暴力常识 > 揭秘家暴:了解家暴包含的行为

揭秘家暴:了解家暴包含的行为

时间:2024-02-26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3209
导读:家庭暴力是指:1、针对身体的暴力(殴打);2、针对精神的暴力(精神暴力);3、针对性的暴力(性暴力)力。身体的暴力表现为殴打、虐待等等。而精神暴力则是用言语恐吓当事人。而性暴力则是对当事人强行施加性行为。

家庭暴力的行为范围

家庭暴力是指以下行为:

1、身体暴力

身体暴力包括殴打和虐待等行为。

2、精神暴力

精神暴力是通过言语恐吓当事人。

3、性暴力

性暴力是对当事人进行强迫性行为。

家庭暴力是社会严厉谴责的行为,受害者应及时寻求社会各界的帮助。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三条,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

面对家庭暴力应采取的措施

1、寻求帮助和处理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求助。有关单位应给予帮助和处理。经济困难的人还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2、追究刑事责任

对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若尚未构成犯罪,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3、请求赔偿

因实施家庭暴力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受害方在离婚诉讼中可以请求加害方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4、申请人身保护令

当事人遭受家庭暴力或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人身安全保护令可以包括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骚扰、跟踪或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等措施。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行为可能构成犯罪或受到训诫、罚款、拘留等处罚。

此外,实施家庭暴力、受到刑事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或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行为,在某些地方可能会记录在个人信用记录中。

家庭暴力案件具有广泛的发生范围。与其他违法犯罪案件不同的是,家庭暴力案件发生范围非常广泛。根据世界银行对35个工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调查,家庭暴力不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影响,即使在受过高等教育和高收入家庭中,同样可能存在暴力现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家暴起诉离婚的证据收集

    家暴起诉离婚中的证据收集与认定问题。受害者在面临家暴时应拍摄受伤照片、保存医院证明和伤情鉴定报告,并让邻居或居委会的人提供证言。遭遇家暴时应及时报警,多次报警以收集更多证据。遭遇家庭暴力可采取请求调解、劝阻或报警等措施,法院在必要时可判决离婚并要求赔

  • 家庭暴力离婚的财产分割问题

    家庭暴力离婚中的财产分割问题。财产归属和分割原则取决于财产性质,法院在分割时会遵循尊重当事人意愿、男女平等、照顾无过错方等原则。对于家庭暴力中的虐待和遗弃行为,受害方可能会面临净身出户的情况,即离婚后放弃一切财产。净身出户协议通常是婚前签订,出轨方需

  • 家庭暴力的损害赔偿权

    中国家庭暴力的损害赔偿权问题。根据《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受害者有权要求赔偿,包括物质和精神损害赔偿。司法实践中,无过错方可在离婚诉讼中提起家庭暴力赔偿请求。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包括暴力行为的主观意识、形式、程度等要素,以及在某些情

  • 离婚损害赔偿案件中的取证困难

    离婚损害赔偿案件中的取证困难问题。文章指出,在家庭暴力和婚外同居等离婚损害赔偿案件中,当事人往往面临取证困难的问题。由于家庭暴力事件的隐蔽性和无过错方证据不足,许多无过错当事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无法得到支持。此外,婚外同居现象多为隐蔽且无固定住所,使得无

  • 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条件
  • 家庭暴力的危害及其影响
  • 出轨离婚协议书格式要点解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