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通过法律保护自己
在紧急情况下,遭遇家庭暴力,要报警。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1、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予以行政处罚。”从以上法条可以看出,如果一旦报警,公安机关必须出警,并且必须予以制止,如果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处罚。
3、如果身体受到伤害,要在第一时间去医院,并保留下验伤报告、医生诊断证明等,这些以后都可以作为存在家庭暴力的有利证据。
4、手机拍照;如果在遭遇家庭暴力时,你能用手机将过程拍下来,也是一种证据来源。
5、家里人也可以作证(例如老人或者孩子)。
6、经过努力,对方仍不改暴力恶习,离婚不失为一种理智的选择,这也是摆脱家庭暴力的一种方法。
(二)自立自爱和自强
这永远是女人应对家庭暴力的最大法宝。遭受家庭暴力的女人很多都是不能自立自爱和自强的女人,她们在性格上存在着软弱,在行动上缺乏魄力,在精神上缺少自立。从而使得自己长期处于婚姻的弱势之中,男人一眼就把她看穿了,心里吃了定心丸,知道无论怎么样她都离不开自己,大男人主义思想变得膨胀和病态。
(三)具备一定的识别“气象云图”能力
家庭暴力的产生,除了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双方的性格不和或者是某方暴戾,其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双方产生了矛盾之后,一方或双方都没能及时发现或加以化解。即,他们并没有具备一定的识别“气象云图”的能力。作为一对夫妻,一方应该明白另一方的最起码嗜好,情绪发展规律,知道他什么情况下可能会发脾气。只有具备了这个能力,女人才能驭夫。至少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有效预防家庭暴力的发生。
(一)证人证言。
发生家庭暴力时有可能会被其他人员目睹到,比如说小区的保安,比如说自己的父母或者是家中的朋友还有保姆或者是邻居等等。如果这些人曾经亲眼目睹过家庭暴力的发生,那么可以尽可能早的和证人做一些沟通工作,或者委托律师以调查笔录的方式向证人进行取证。
(二)报警记录。
如果家庭暴力发生后,曾经报过警,那么警方那里会有出警记录,通常警方对家庭暴力的处理会有一整套法定的程序,警方通常会在派出所对施暴者和受害人分别进行问话,并制作笔录。
(三)验伤报告。
医院的诊断证明和治疗的凭据。如果受害人受伤了应当由公安机关出具法医鉴定的介绍信,对伤情进行司法鉴定,同时受害者需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治疗,那么治疗时还会有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医药费的收据以及病例。这些书证都应当好好的保留,包括受害人后期的持续性治疗,有关书证也应当妥善的保存。
如果遭遇了家暴一定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可以向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和当地的居民委员会求助。同时一定要保存好报警记录和验伤报告等,这些都是家暴的证据。
家暴离婚案件中是否应设立冷静期的议题。草案规定离婚冷静期为三十日,但有委员建议在存在家暴等情形下不设立冷静期。诉讼离婚需满足前提条件,包括合法婚姻关系、男方不得在女方特定时期提出离婚等。需要提供相关证据来证明感情破裂,如存在家暴可提供报警记录等。同时
家暴证据在法律上的承认形式。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家暴证据包括当事人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等。这些证据需要经过查证属实后,才能作为认定家庭暴力事实的根据。主要证据形式包括受害方的报警记录、就医病历、伤害
法院认可的家暴证据种类及其查证过程。证据形式包括当事人陈述、书证、物证等,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能够证明家庭暴力的证据主要包括受害方的报警记录、病历记录或检查照片、伤害鉴定结果、施暴方的书面保证或相关录音以及邻居朋友的证言等。
受到家庭暴力的,首先要做的是向公安部门报警。或者向加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如果家暴严重的,将会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