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家庭暴力 > 家庭暴力常识 > 我国家暴验伤不严重怎么办?

我国家暴验伤不严重怎么办?

时间:2023-10-31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3504
导读:我国家暴验伤不严重的可以向有关机关申请调解,并且要求公安机关予以处罚、警告和训诫。伤情的鉴定报告,鉴定结论具有法律效力,是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最有力证据。我们一旦遭遇家庭暴力,要及时报警,如受伤则要及时进行伤情鉴定。

我国家庭暴力伤害不严重的处理方式

申请调解并要求公安机关处罚

对于我国家庭暴力伤害不严重的情况,受害人可以向相关机关申请调解,并要求公安机关对施暴者进行处罚、警告和训诫。

行政拘留

如果家庭暴力导致轻微伤害,可以对施暴者进行行政拘留。而对于家暴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施暴者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将被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情节较轻,将被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以下情形之一发生时,将被处以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1. 结伙殴打、伤害他人;
  2. 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
  3. 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

家庭暴力伤情鉴定程序

报警和法医鉴定委托书

如果市民遭遇家庭暴力,他们应该首先报警,由警方出具《法医鉴定委托书》,然后携带委托书到具有司法鉴定资质的医院进行鉴定。

区分家庭争吵和家庭暴力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区分家庭成员之间日常争吵、偶尔的轻微身体伤害以及尚未造成后果的家庭纠纷与法律上的家庭暴力。夫妻间的争执和打闹并不能被视为家庭暴力。

认定家庭暴力的要件

法律要求认定家庭暴力必须造成一定程度的身体或精神伤害后果。仅仅是软组织轻微挫伤或暂时的皮肉之苦,并且次数不多的情况,很难被法院认定为家庭暴力。只有施暴行为导致轻伤以上的严重后果,法院才有可能认定为家庭暴力。因此,认定家庭暴力中的身体暴力必须是经常性和严重性的暴力行为。

家庭暴力伤情鉴定中心

家庭暴力伤情鉴定中心是面向社会和群众的服务性机构。受害者可以自行前往鉴定中心或委托妇联办理伤情鉴定工作。对于经济上确有特殊困难的受害者,妇联还会协调伤情鉴定中心在费用方面给予一定的特殊照顾。

目前,家庭暴力伤情鉴定中心还无法对家庭“冷暴力”做出等级鉴定。

鉴定报告的法律效力

家庭暴力伤情鉴定报告具有法律效力,是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有力证据。工作人员提醒市民,一旦遭遇家庭暴力,应及时报警,并在受伤情况下进行伤情鉴定。

家庭暴力作为离婚事由和经济赔偿

根据新《民法典》,家庭暴力可以作为离婚事由,并且受害方可以要求经济赔偿。因此,固定和保留证据变得非常重要。

即使没有及时报警,家庭暴力的证据仍然可以结合其他方面的证据来辅助证明。因此,进行伤情鉴定比不进行鉴定要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注意相关的法律规定,打击和惩罚家庭暴力,以保护自身的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家暴如何应对:合法途径及相关法律知识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 一、法律保护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措施

    法律保护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措施和家庭暴力的成因。受害者可通过调解、行政处罚、离婚和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附带民事诉讼等途径获得法律支持。家庭暴力的成因包括生活压力发泄、社会环境影响、传统男权文化影响以及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

  • 家暴是否包括对儿童的打骂?

    家庭暴力的定义、多样形式以及如何判断家暴的程度。家庭暴力包括身体暴力、精神暴力和性暴力。法律对家暴有明确规定,如《婚姻法》将禁止家庭暴力上升为基本原则,并将家庭暴力作为离婚的法定理由之一。同时,对家暴受害人的救助措施与施暴者的民事法律责任也做出了规定

  • 家庭暴力咨询电话查询

    家庭暴力问题及其应对措施。当家庭成员遭受身体、精神或经济上的虐待时,他们有权利报警求助。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单位有劝阻和调解的责任,公安机关则负责制止此类行为。受害者提出请求后,公安机关会根据法律规定对施暴者进行行政处罚。

  • 身体暴力
  • 家庭暴力的刑事责任
  • 语言暴力是家庭暴力的一种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