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继承法 > 法定继承 > 法律规定什么时候法定继承?

法律规定什么时候法定继承?

时间:2023-08-04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3526
导读:在没有遗嘱继承的情况之下,就会按照法定继承来完成。而继承实际上就是从被继承人死亡之时开始发生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从法律层面上来看,范围是包括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继承的顺序都是一样的。

一、法定继承的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21条的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具体而言:

1. 生理死亡或宣告死亡

继承从被继承人生理死亡或宣告死亡时开始。对于失踪人被宣告死亡的情况,继承的时间为法院判决中确定的失踪人死亡的日期。

2. 同时死亡或无法确定死亡先后时间

如果几个相互有继承关系的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并且无法确定死亡的先后顺序,根据法律推定没有继承人的人先死亡。如果几个死亡人辈份不同,则推定长辈先死亡。如果几个死亡人辈份相同,则推定同时死亡,彼此不发生继承人,由他们各自的继承人分别继承。

继承的时间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通过《民法典》对此进行明确规定,既保护了被继承人和继承人的合法继承权,又减少了因继承权问题引发的民事纠纷。

二、法定继承的顺序

法定继承顺序是指法定继承人参与继承的先后次序。被继承人死后,并非所有的法定继承人都可以同时继承遗产,而是要按照法律规定的先后顺序依次继承。

我国《民法典》根据婚姻关系、血缘关系的远近以及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的共同生活和经济依赖程度等因素,规定了两个继承顺序:

1. 第一顺序

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和父母。

2. 第二顺序

第二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此外,《民法典》还规定了代位继承人和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的继承权,作为对法定继承人两个顺序的补充。

在当代社会中,如果要严格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进行继承,首先需要考虑是否有遗嘱。如果存在遗嘱,则按照遗嘱内容进行继承。只有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才会适用我国民法典规定的法定继承范畴,并需要判断是否存在放弃继承的问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农村集体股权外嫁女能否继承?

    农村集体股权外嫁女在遗嘱缺失情况下能否继承农村股份合作制的股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外嫁女可以继承农村股份合作制的股权,因为继承权男女平等,且股权属于公民的合法财产,可以继承。继承顺序依次为配偶、子女和父母。

  • 婚前房子二婚有继承权吗

    婚前房子在二婚时的继承权问题,以及离婚后再婚婚前房产的归属问题。婚前房产在二婚时有继承权,但具体继承方式需根据房产情况、产权登记和遗嘱等因素综合判断。离婚后再婚,婚前房产通常归原所有者所有,但共同出资等特殊情况可能会影响房产归属。此外,婚前房产在离婚

  • 父母离婚了孩子能继承财产吗

    父母离婚后孩子是否能继承财产的问题。父母离婚并不影响孩子继承财产的权利,孩子仍是法定继承人之一。离婚复婚再离婚时的财产计算和分割主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财产具体情况来确定。再次离婚时,财产的分割通常遵循夫妻共同财产协商处理或法院判决、个人财产不参与分割

  • 不离婚怎么起诉财产继承问题

    在不离婚的情况下如何起诉财产继承问题,需明确遗产范围、亲属关系及遗嘱等证据,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同时,起诉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开始计算,财产认定需依据法律规定和相关证据,平等分割并区分个人财产与共同财产。在复杂情况下,建议聘请

  • 什么属于离婚后财产继承的
  • 什么属于离婚后财产继承问题
  • 代位继承孙子有赡养义务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