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当父亲去世后,如果父亲在生前留有遗嘱,那么遗嘱将作为分配父亲存款的依据进行执行。如果父亲没有留下遗嘱,那么将按照法定继承的规定进行处理。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在继承开始后,第一顺序继承人将继承遗产,第二顺序继承人不再继承。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那么将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和丧偶女婿,他们将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一)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二)被告必须明确。
(三)原告必须提出具体的诉讼请求,并陈述相关的事实和理由。
(四)该案件必须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并且受诉人民法院必须有管辖权。
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
2、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
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
4、如果对一审判决或裁定不服,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综上所述,父亲去世后,父亲的存款并非全部由母亲继承,除非父亲在遗嘱中明确指定母亲为唯一继承人。如果按照法定继承顺序进行遗产分配,同一顺序继承人之间的继承权是平等的。如果继承人之间无法就遗产分配达成妥善协商,可以通过起诉来解决纠纷。
不履行赡养义务是否影响继承权的问题。从道德层面来看,不履行赡养义务应受谴责,但在法律层面上,并不一定会导致失去继承权。我国法律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等原因拒绝履行赡养义务,否则需支付赡养费和违约金,并可能面临诉讼。赡养扶助内容包括提供生活用品和
转继承与代位继承的区别。两者适用范围不同,代位继承仅适用于法定继承,转继承则适用于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此外,两者的发生时间条件、被继承人及继承人身份均有所不同。代位继承中被代位人只能是被继承人的子女,而转继承中的继承人则无此限制。
无法定继承人但对被继承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方面尽了主要扶养义务的继承问题。根据《继承法》规定,可以分给这类人适当的遗产。包括在物质上给予较大帮助、在生活上进行主要照料和精神上的抚慰。只有综合考虑这些方面,才能认定继承人是否尽了较多扶养义务。
遗产分配权的代理权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继承人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遗产分配权。同时,放弃继承权是继承权人的单方法律行为,可以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表示,但需符合法律规定。书面方式更慎重,有助于稳定遗产再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