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年子女因自身生理、心理的客观障碍以及短期内学习条件的限制,无劳动能力或独立经济来源,确实需要他人供养或扶助。
2. 父母在现实条件下具备承担供养义务的经济承受能力或提供扶助的身心操劳能力。
对于农村户口的老年人,一般以当地统计部门发布的上年度当地农民年人均生活费数据为基准。需要指出的是,赡养费的数额根据赡养人的经济状况、当地实际生活水平以及被赡养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赡养父母两人的扣除总额应为2000元,而不是4000元。赡养人指的是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纳税人如果是独生子女,则每月可按照2000元的定额扣除;如果是非独生子女,则需要与兄弟姐妹共同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且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 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 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分摊可以由赡养人共同决定或者被赡养人指定,但需要签订书面分摊协议。被指定分摊的优先于共同决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法律规定,受继父母抚养长大的继子女对继父母有赡养的义务,旨在确保继子女幼有所育,继父母老有所养,体现社会道德风貌。然而,子女与亲生父母的关系不会因父母婚姻的变化而终止,因此,即使子女已经赡养了继父母,对亲生父母仍然有赡养的义务。
签了赡养协议后不给钱的情况。赡养费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的,子女有抚养教育父母的义务,若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父母可以通过有关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诉讼。赡养费计算考虑了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当地经济水平、被赡养人的实际需求等因素。赡养人应尊重
代位继承人的赡养义务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代位继承人的赡养义务取决于其与被继承人的关系。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了遗产继承顺序,以及赡养义务的法律特征。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明确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抚养与赡养义务。
离婚子女抚养费的标准问题。抚养费数额考虑因素包括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有固定收入的父母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确定抚育费数目,无固定收入的父/母一方则可参照当年收入或同行业年平均收入确定。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
赡养费的法律定义和子女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当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父母有权要求支付赡养费,法院可强制执行。文章还涉及一起赡养费纠纷起诉状的内容,包括原告、被告信息,诉讼请求和事实与理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