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类别 > 刑法虚假诉讼罪的处罚方式和方法

刑法虚假诉讼罪的处罚方式和方法

时间:2024-04-22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5832
导读:构成虚假诉讼罪,可以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以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项罪名既可以是单位犯罪,也可以是个人犯罪,而在主观方面存在直接故意的犯罪行为,侵犯的客体具有复杂性的要求。

刑法虚假诉讼罪的处罚方式

根据刑法规定,对于虚假诉讼罪,其处罚方式如下:

1.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虚假诉讼罪的报案途径

对于虚假诉讼罪的报案,可以采用书面或口头形式向公安部门提出。如果是口头报案,接待工作人员应当将其记录在案,并经报案人确认无误后签名或盖章。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构在收到报案材料后,应当根据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如果认为存在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应当立案;如果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犯罪事实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将不予立案。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向公安机构、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报案或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构、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报案或控告。

虚假诉讼罪的构成要件

虚假诉讼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犯罪主体:本罪的主体可以是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并具备民事诉讼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2. 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是以捏造的事实提起诉讼即可构成本罪,无需具备特定的主观目的;

3. 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秩序,以及他人的合法权益,如财产权、婚姻权、收养权、监护权、继承权等;

4. 客观方面: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一旦确认存在虚假诉讼罪,需要向公安机构报案,由其立案侦查并收集犯罪证据。随后,将案件移交给检察院进行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将由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根据刑法规定,虚假诉讼罪的刑罚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持有50克毒品的法律责任

    持有50克毒品的法律责任。持有毒品数量较大将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根据不同数量将面临不同的刑罚。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客体、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行为人明知持有国家禁

  • 行政处罚移交法院强制执行的时间

    行政处罚的强制执行时间及相关种类。若行政处罚在法定期限内未执行,行政机关可在三个月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和执照以及行政拘留等种类。

  • 虚假诉讼罪的立案程序及相关要点

    虚假诉讼罪立案首先是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进行初审后,判断为确实是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的,应当予以立案。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虚假诉讼罪判刑标准及常见情况

    虚假诉讼罪现已更改为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违反法律规定的,捏造虚假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侵害他人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发现虚假诉讼该怎么办
  • 虚假诉讼罪的罪行成立后应如何量刑?
  • 中国对虚假诉讼罪的刑罚准则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