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数额达到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时,被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并非所有的敲诈勒索行为都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第13条规定,如果情节显著轻微且危害不大,则不认定为犯罪。因此,只有当情节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时,才构成犯罪并受到刑事处罚;否则,只是一般的违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范围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抢劫罪的威胁是当场直接向被害人发出的,都是直接侵犯他人生命、健康的暴力威胁,例如以杀害、伤害相威胁。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可以采用直接的暴力威胁,也可以通过毁人名誉、设置障碍、揭发隐私等方式威胁。敲诈勒索罪既可以当面对被害人公开实行,也可以采用书信、通信设备或第三人转告的方式。
抢劫罪索取的利益只能是财物,而且绝大多数是动产。而敲诈勒索罪索取的利益可以是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也可以是非财物性利益,例如迫使他人无偿提供劳务等。
抢劫罪中的威胁是为了使被害人当场受到精神强制,完全丧失反抗的意志,逼迫被害人当场交出财物,遇到抵抗时立即施加暴力。而敲诈勒索罪中的威胁手段是为了使被害人产生恐惧感和压迫感,但并没有达到使被害人无法反抗的地步,被害人在决定是否交付财物时还有考虑和选择的余地。相比之下,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内容更广,但程度较轻,时限较缓,使被害人有一定回旋的余地。
敲诈勒索构成犯罪的“数额较大”标准实际上并不高。换言之,只要敲诈勒索达到一定程度,人们贪婪的心态就很容易触及到犯罪线,因此,在生活中我们需要管好自己的贪欲,踏实地获取收入,而不是想着通过威胁恐吓他人来赚快钱。虽然这样赚钱可能很快,但也很快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关于领导受贿员工法律责任的各种情境和规定。文章详细阐述了单位受贿罪、个人受贿罪的量刑标准和处罚规定,同时讨论了国家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公司企业工作人员以及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受贿方面的法律责任。对于不同职务和身份的人员,根据其所涉及的受贿
中国刑法第128条关于枪支管理的规定。该条款明确了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并对不同情节进行了详细划分。此外,还介绍了非法持有枪支、私藏弹药的具体情况以及非法出借枪支的刑罚和其他违反枪支管理规定的处罚。
主犯的刑事责任原则,包括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和其他主犯的刑事责任原则。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其他主犯则按其参与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进行处罚。对主犯的处罚,刑法规定应从重打击,并在执行过程中对其减刑、假释作从严掌握。在追究刑事责
在我国刑事拘留37天后是否会在个人案底中留下记录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刑事拘留只是一种强制措施,只有被判有罪才会产生犯罪记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刑事拘留的程序,包括拘留申请、执行拘留、通知家属以及拘留处理结束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