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适用于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的罪犯,而暂予监外执行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
假释适用于执行一定刑期后,罪犯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表现出悔改,并不存在再危害社会的可能性;而暂予监外执行适用于因法定特殊情况不宜在监狱内执行刑罚的犯罪分子。
假释只有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生法定情形时才能撤销,而暂予监外执行在执行条件消失且刑期未满的情况下收监执行。
假释犯若被撤销假释,其假释期间不能计入原判执行的刑期之内;而监外执行的期间,无论是否收监执行,都计入原判执行的刑期之内。
虽然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在形式上都是让罪犯离开监狱并回到原本的生活环境中,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得到假释机会的人在很大概率上在考验时间过后就不会再被惩罚,而暂予监外执行只是暂时性地让罪犯离开监狱并以其他形式被控制自由。
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刑罚的执行方式中,存在着多种形式,如监外执行、缓刑以及假释等,这些措施适用于不同的犯罪行为人,不能一概而论。在具体的刑罚适用和裁量过程中,应及时注意和了解相关规定。
教唆犯的刑罚确定问题。根据《刑法》规定,教唆犯应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教唆未成年人犯罪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者未实施犯罪,教唆犯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此外,还介绍了故意伤害罪的刑法规定。
醉酒驾驶的刑罚种类及法律依据。醉酒驾驶最高刑罚为拘役,但也可能判处缓刑。根据《刑法》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并列举了几种具体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特定行为负有直接责任也将受到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按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时应当确定社区矫正执行地。社区矫正对象在多个地方居住的,可以确定经常居住地为执行地。(三)公益劳动方面劳动是我国赋予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劳动是改造人的基
假释不一定要提供担保人,具体咨询监狱相关部门。(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二)被判处管制、缓刑、假释、监外执行的人以及实行保外就医、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和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四)在裁决拘留的公安机关所在地无常住户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