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类别 > 犯了劫持航空器罪怎么量刑处罚?

犯了劫持航空器罪怎么量刑处罚?

时间:2023-09-03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6745
导读:劫持航空器罪需要根据行为人劫持航空器的犯罪行为造成的实际损害后果等因素来确定,只要是行为人实施了劫持航空器的行为,一般会被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如果是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后果,比如说致人死亡等,此时可以处死刑。

一、犯了劫持航空器罪怎么量刑处罚?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无论是否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航空器被损坏的严重后果,均构成犯罪。处死刑适用于劫持航空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情形,如造成特别严重的政治影响的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一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据严重破坏的,处死刑。

二、劫持航空器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侵犯客体:

航空运输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旅客、机组人员的生命健康及航空器及其运载物品的安全。

犯罪对象是正在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如飞机、飞艇等,军用航空器不是本罪的犯罪对象。

所谓“正在飞行中”包括三种状态:一是指从航空器装载完毕、机舱外部各门均已关闭时起,至打开任一机舱门为止的期间的任何时间;二是指航空器被迫降落后,主管当局接收该机及所载人员和财产前的任何时间;三是处于待飞状态的航空器。

如果行为人劫持的不是上述正在飞行中的航空器,如劫持正在装配或者正在维修中的航空器的,则不会直接危害航空运输安全,因而不能以本罪论处。

2、客观方面:

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机上人员特别是机组人员实施捆绑、殴打、伤害甚至杀害,迫使航空器改变航向或者直接控制航空器。

所谓胁迫,是指行为人以毁坏航空器、杀害人质相威胁,迫使机组人员改变航向或者直接控制航空器。

所谓其他方法,是指以暴力、胁迫以外的其他任何方法迫使机组人员改变航向或者直接控制航空器,如用麻醉剂使机组人员不能反抗或者不知反抗的状态后控制航空器。

所谓劫持,就是使用上述方法非法改变航向或者强行控制航空器的行为。

本罪属于行为犯,行为人只要实施完毕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即构成犯罪既遂,是否造成严重后果不影响本罪的构成。

3、犯罪主体:

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4、主观方面:

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劫持航空器的行为会造成危害航空运输安全的严重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有意识地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犯罪动机不影响本罪的构成。

劫持航空器的行为是十分严重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并且劫持航空器罪属于行为犯,即无论行为人劫持航空器的行为是否造成了具体的严重后果,只要是认定犯罪行为人或者是犯罪团伙存在劫持航空器的行为,就可以对该犯罪行为人或者是犯罪团伙处以刑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教唆犯的特点和要素

    教唆犯的特点和要素。教唆犯通过劝说等手段将犯罪意图灌输给原本没有犯罪意图的人,引起他人产生犯罪意图。教唆犯必须明知自己的教唆行为会引起他人犯罪,并且希望或放任他人去犯罪。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是具有民事行为和民事责任能力的人,对不满十四周岁或患有精神病

  • 外卖员偷同行外卖,偷外卖会坐牢吗

    外卖员偷窃同行外卖的行为及其法律后果。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这种行为属于治安案件,公安机关将依法采取治安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和行政拘留。文章还解释了犯罪构成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有助于准确打击犯罪行为,保护公民权益。

  • 并案侦查的法律特征

    并案侦查的法律特征,包括犯罪主体的同一性和案件的系列性、情报的集中性与对策运用的针对性以及组织活动的协同性与侦查措施的综合性。并案侦查适用于同一犯罪主体连续实施的犯罪,涉及组织涉案的地区和单位形成破案力量,通过综合使用各种侦查措施来扩展侦查线索来源并

  • 一、放火罪的刑法规定

    中国刑法中关于放火罪的规定和认定标准。刑法规定放火罪刑罚根据后果不同可分为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认定标准包括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的区别、既遂与未遂的判定、与焚烧个人财物的区别、与其他犯罪的关系以及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

  • 犯了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法律处罚
  • 有什么情形会被处罚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金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