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既遂如何量刑?
时间:2023-10-05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导读: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既遂一般需要根据文物的价值以及文物的数量、给国家造成的实际损失等因素来综合确定,一般情况下,如果是行为人失职造成文物毁损灭失的,会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主要刑罚。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的量刑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九条规定,对于严重不负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流失的情况,可以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罚。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的构成要件
(一)主体要件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属于特殊主体。(二)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当国家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违反规章制度,不履行职责义务,导致国家机关的文物保护工作遭到破坏,给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从而危害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犯罪对象为珍贵文物,而一般的文物毁损不构成本罪。珍贵文物指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国家规定的一、二级文物,以及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认的三级文物。一级文物代表着特别重要的价值,二级文物具有重要价值,三级文物具有一定价值。此外,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也受到国家保护。(三)主观要件犯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四)客观要件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义务,导致珍贵文物损毁或流失,后果严重。
对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罪的刑事责任追究
我国对于文物、珍贵动植物等的保护十分严格。如果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工作失误导致国家珍贵的文物遭受毁损或灭失,并且文物灭失数量巨大,情节严重,该工作人员将被认定为犯罪,并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针对盗窃、诈骗、哄抢等行为的处罚规定。对于情节较轻的行为,会处以拘留和罚款;对于情节较重的行为,会处以更长时间的拘留和较高金额的罚款。此外,文章还涉及对公共设施如公共设施、航空设施和铁路设施的破坏行为的处罚规定。
-
寻衅滋事罪与危险驾驶罪的区别
寻衅滋事罪与危险驾驶罪的主观目的、侵害客体和处罚方面的区别。寻衅滋事罪主要侵犯个人及公共场所秩序,主观目的是挑衅、骚扰或损毁财物等;而危险驾驶罪则主要危害道路交通安全和公共安全,主观目的是危险驾驶等行为。两者在处罚上也有不同,寻衅滋事罪刑罚视情节而定
-
文物犯罪的刑事责任
文物犯罪的刑事责任。根据不同罪行,我国刑法规定了相应的处罚。如故意损毁文物、名胜古迹等,情节严重者将面临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单位犯罪也将受到罚金的处罚,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同时,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等行为也将受到法律制裁。整体而言,我国对于文
-
破坏文物罪的刑事处罚
中国刑法中关于破坏文物罪的刑事处罚。针对不同的犯罪情况,如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名胜古迹或过失损毁文物等,文章详细阐述了不同情节下的刑罚。其中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处罚措施,并强调了情节严重性的不同对刑罚的影响。
-
卧轨自杀未遂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
-
生产伪造罪未遂的严重性分析
-
行政强制措施期限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