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过当致人死亡的行为通常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根据刑法的规定,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具体的量刑标准如下:
对于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况,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于情节较轻的过失致人死亡,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刑法第20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构成犯罪的防卫过当行为,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在司法实践中,判断是否减轻处罚以及减轻的程度,需要综合考虑防卫的目的、过当的程度、罪过形式以及防卫行为所保护权益的性质等因素。
同时,在刑罚执行期间,如果有期徒刑罪犯在服刑期间制止了他人犯罪,这属于有重大立功表现。根据规定,对于符合减刑条件的罪犯,减刑幅度一般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如果罪犯不仅有悔改表现,还有立功表现或重大立功表现,减刑幅度一般不超过两年有期徒刑。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如果悔改表现突出,或者有立功表现,一次减刑不得超过两年。
根据具体情况,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应当认定为防卫过当:
(1) 防卫人明知自己的防卫行为会明显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损害,为了达到正当防卫目的而放任这种重大损害发生,属于间接故意的防卫过当。
(2) 防卫人知道自己的防卫行为可能明显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但轻信这种重大损害不会发生,属于过于自信过失的防卫过当。
(3) 防卫人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明显超过正当防卫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至发生重大损害,属于忽视大意的过失。
(1) 对于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由于这些不法侵害行为性质严重,且强度大,情况紧急,因此采取正当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2) "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指的是类似于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犯罪,例如在人群中实施爆炸犯罪等。
在当代中国,正当防卫不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因此不需要采取刑事处罚措施。然而,如果在防卫过程中存在防卫过当行为,将根据实际损失进行判断。例如,如果防卫过当导致人员死亡,一般会依照《刑法》中的过失致人死亡罪进行处罚。
教唆犯的刑罚确定问题。根据《刑法》规定,教唆犯应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教唆未成年人犯罪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者未实施犯罪,教唆犯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此外,还介绍了故意伤害罪的刑法规定。
醉酒驾驶的刑罚种类及法律依据。醉酒驾驶最高刑罚为拘役,但也可能判处缓刑。根据《刑法》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并列举了几种具体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特定行为负有直接责任也将受到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按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的规定,防卫过当致人死亡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犯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则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防卫过当致人死亡需要赔偿被害人家属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相关费用,被害人家属单独提起民事诉讼的,还需要赔偿精神损害赔偿金。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