猥亵和侮辱行为都是非常可耻和变态的,虽然不同于强奸,但也会对受害者的身心造成伤害。在我国刑法中,对于强制猥亵侮辱罪已经有了明确的法律规定。只要受害人勇于揭发和举报,行为人将会受到法律的追究。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的规定,对于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式强制猥亵妇女或侮辱妇女的行为,将会被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在公共场所当众犯罪,将会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罚。对于猥亵儿童的行为,将会被依照以上规定从重处罚。
1. 犯罪主体: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本罪的犯罪主体。行为人可以对异性或同性实施猥亵行为。
2. 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侮辱、猥亵行为会对妇女造成伤害,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行为人往往具有刺激性欲、发泄情感或报复他人的目的,但这并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3. 犯罪客体:本罪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性自由权,包括对性的自愿选择、对性的厌恶感、羞耻感以及正常的性感情。
4. 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式强制侮辱、猥亵他人。本罪的犯罪对象为年满14周岁的人,犯罪方法可以是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式。
猥亵和侮辱的区别在于,猥亵是对身体特别是私密部位的接触,而侮辱一般是非身体性的接触或非私密部位的接触。对于行为人趁妇女不备,强行短时间吻妇女脸部、颈部的情况,认定为侮辱行为更为准确。
其他恶劣情节指的是除了在公共场所当众侮辱妇女之外的情节,例如导致被侮辱妇女精神分裂或自杀等情形。
在《刑法修正案(九)》颁布之前,犯罪对象仅限于十四周岁以上的女性。根据该修正案,十四周岁以上的男性也可以成为本罪的犯罪对象。所谓强制猥亵是指除性交以外的违背他人性意愿或性感情的行为。只要行为人的行为与性有关且会引起被害人的性厌恶感或性羞耻感,具体方式多种多样,都可以构成本罪。
强制猥亵他人需要使用强制的方式,因为强制体现了对被害人性意愿的违背。强制可以包括暴力和胁迫,也可以是其他使被害人难以反抗的手段。
暴力指的是对他人的人身安全或人身自由进行侵害,如殴打、捆绑等方式,使他人无法反抗。胁迫则是指对他人进行威胁、恐吓等精神上的强制手段,使妇女无法反抗。其他方法指的是除暴力和胁迫之外的其他使他人难以反抗的手段。
需要注意的是,“强制”在这里并不是狭义的理解,只要行为人在实施猥亵行为时被害人难以反抗,即可构成强制猥亵。被害人不必完全丧失反抗的可能性。例如,行为人在地铁上趁女性不备,从背后伸手抓摸她的乳房,女性反应过来后大声呼喊,行为人随即逃离。虽然行为人并没有限制被害人的人身自由,但在实施猥亵行为时,被害人来不及提防,且该行为明显违背被害人意愿,因此应认定为强制猥亵。
此外,还存在一些非利用外在强制手段实施猥亵的情况,例如行为人趁被害人熟睡时实施猥亵,或医生在就诊时以检查为名对病人进行猥亵。虽然这些行为在表面上看起来不具备强制性,但实际上已经明显违背了被害人的性意愿。被害人之所以没有反抗,要么是因为处于熟睡中没有清醒的意识能力,要么是因为对行为的性质产生了认识错误,没有发现行为的真实性。这些行为在客观上已经明显违背了被害人的性意愿,即使被害人能够认识到行为的性质,也会引起被害人的性厌恶感或性羞耻感。
以上就是关于强制猥亵侮辱罪的法律规定和犯罪构成的详细解释。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
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规定。该规定适用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工作。备案原则包括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备案程序要求制定机关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备案,并需要提交备案报告、正式文本和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及处理方式。法律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用于个人营利活动构成挪用公款罪,需追缴违法所得。根据不同情况,如挪用时间、是否归还、是否用于营利或非法活动等,对挪用公款罪进行具体认定和处理。追缴违法所得是重要补充措施。
香港地区自杀未遂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参照我国刑法理论,需考虑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和客观方面四个要素来判断。如果自杀未对其他利益造成损害,不构成犯罪;反之则构成犯罪。如战时士兵自杀侵犯了国家安全利益,构成犯罪。乞丐自杀未对其他合法利益造成损害,则不构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男性被强奸不构成强奸罪,而构成强制猥亵、侮辱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在公共场所聚众或者当众犯罪,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将会被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强制猥亵、侮辱罪是指侵害他人(男性或者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