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的规定,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构成刑事犯罪的,肇事者将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具体而言,如果一个人因交通事故导致一人死亡或者三人以上重伤,并且负有全部或者主要责任,那么他将构成交通肇事罪。同样,如果一个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事故发生并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同样构成交通肇事罪。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交通肇事罪,以下情形之一成立的,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且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如果交通肇事导致一人以上重伤,并且负有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且具备以下情形之一,那么将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严重超载驾驶的;
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
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但情节较轻,或者负有次要责任、同等责任,没有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等情况,那么就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行为人主观上认为后果严重,自己已经犯罪,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那么就不应该认定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因为刑法只惩罚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对于没有造成严重社会危害或威胁的行为,不应该用刑法定罪处罚。
行为人以逃避法律追究为主观目的。
发生交通事故后,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或者执勤的交通警察,听候处理。过往车辆驾驶人员和行人也应该提供协助。
如果当事人逃逸、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那么他应该负全部责任。这表明行为人的先行行为即交通肇事行为产生了五项行政义务:停车义务、保护现场义务、抢救伤者和财产义务、报警义务、听候处理义务。这五项义务属于行政法规定的行政义务。其中,抢救伤者和财产也是刑事义务。
“为逃避法律追究”是行为人逃逸行为的主观目的。法律追究不仅包括刑事法律追究,还包括民事法律追究和行政法律追究。也就是说,包括:
1. 民事人身、财产损害赔偿义务;
2. 五项行政义务;
3. 抢救伤者和财产的刑事义务。
因此,交通运输肇事后,行为人承担上述三类义务,如果为了逃避任何一类义务而逃跑,主观上都具备了应受刑法加重追究刑事责任的主观要件,都属于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
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不同会导致相应的处罚。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将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需要满足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行为人以逃避法律追究为主观目的条件,并且有逃跑行为、时间和地点等条件。
交通肇事罪中的举证责任分担问题。对于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举证责任是均等的;而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非机动车或行人的举证责任采取倒置原则。文章还介绍了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
交通肇事罪的法律定义、构成要件和相关法律依据。该罪行主体是年满16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方面是过失。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法规并导致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法律依据包括《刑法》、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通知以及各部门颁布的相关
酒后肇事逃逸的判定标准,包括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后逃离现场的各种情形。对于酒后驾车,根据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处罚力度加大,醉酒驾驶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对于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累犯,处罚更为严厉。
郑州市一起重大交通事故的认定与处理过程。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事故责任方被认定全责。事故涉及车辆实际车主与登记车主不一致,事故发生后,被告仅支付部分丧葬费用,未进行其他赔偿。被害人家属委托律师提起诉讼,律师通过多次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被告赔偿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