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缓刑 > 交通肇事罪判缓刑量刑可以吗?

交通肇事罪判缓刑量刑可以吗?

时间:2023-06-30 浏览: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8128
导读:交通肇事罪判缓刑量刑是可以的,但是要符合法定的条件。在实践中若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则更有希望被判处缓刑。但是,毕竟缓刑的判罚是依据多方面因素考虑的,例如自首情节、悔过情节、个人经历等,不能单靠谅解书就取得缓刑资格。

可以,犯交通肇事罪的,只能说在一般情况下被判缓刑的可能性会很大,不过并不是必然会被判缓刑。实际还要结合案件的情况,看是否满足《刑法》中规定的缓刑条件,若满足的话,那么在诉讼过程中可以争取一下,这样最终就有很大可能被判缓刑。

情节较轻可能会适用缓刑,情节严重,在肇事之后逃逸甚至致人死亡逃逸,则不可能适用缓刑。所谓缓刑适用的原则,就是在交通肇事罪定罪量刑过程中,特别是缓刑适用过程中必须始终考虑的规则和因素,包括法定因素和酌定因素。

1、法定因素。

(1)看是否具备法定从轻和减轻情节。

也就是是否符合《刑法》第67条和68条关于自首和立功的规定。具体到交通肇事罪,主要看肇事者在案发后是否有主动报案、自动投案、委托他人报案等自首情节,当然还包括是否构成立功等因素。

(2)看是否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

首先是刑期的要求,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才可能被判处缓刑。对交通肇事罪而言,只有不具备加重情节的一般交通肇事,才满足缓刑适用的刑期要求。其次是实质要求,即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再次,必须不是累犯,累犯的人身危险性严重,再次犯罪的可能性较大,故累犯不得适用缓刑。

2、酌定因素。

(1)考虑被告人在交通肇事中所负的责任大小。

从目前的法律规定看,只有负全部责任和主要责任、同等责任的才可能构成,那么在具体量刑时如果危害结果相同,而被告人所负的责任不同,量刑时亦应有所区别。

(2)考虑被告人犯罪后的态度,包括认罪态度、案发后能否如实供述犯罪事实。

犯罪后的态度直接反映行为人人身危险的程度。对案发后没有逃跑且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案情的被告人在量刑中应该予以考虑。

(3)考虑被告人是否对被害人及时抢救、治疗。

在司法实践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案发后肇事人在慌乱中忘记报案、投案,而是主动将被害人送至医院抢救、治疗。及时抢救、治疗被害人并不是法定从轻、减轻情节,但效果却比自首更明显,其直接避免、防止了损失的扩大,因而必须对被告人的这一行为进行鼓励,即便抢救的行为并未能避免被害人的死亡,在量刑中必须予以考虑,而且酌情考虑的幅度应比照自首进行。

法院审理交通肇事案件的时候,会按照当事人自首表现、犯罪情节、是否积极赔偿等考虑是否给予缓刑。如果具备这些条件,即使交通肇事罪没有谅解书,法院也会在量刑的时候酌情考虑。按照刑法规定,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最高可以被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简易程序下的缓刑判决

    刑事简易程序下的缓刑判决。文章介绍了缓刑的适用条件、考验期限、缓刑期间的规定以及缓刑的处理情况,特别是针对军人违反职责罪的特别缓刑规定。在刑事简易程序下,符合条件的犯罪分子可以判处缓刑,并在考验期限内遵守相关规定。根据不同情况,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可

  • 缓刑的多次适用问题

    我国缓刑的多次适用问题,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缓刑次数限制,是否能再次适用缓刑需视具体案件和犯罪嫌疑人态度而定。缓刑的适用条件包括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法院在宣告缓刑时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可在缓刑考验期内对犯罪分子的活动进行限制。

  • 拘役刑期是否可抵用缓刑期限

    拘役刑期不可抵用缓刑期限的问题。根据刑法规定,拘役是刑事处罚措施而非强制措施,其刑期不能用于抵押缓刑期限。文章还介绍了拘役刑期的计算和折抵方式,以及缓刑撤销的情形和处理方式。另外,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社区矫正,而在执行期间享有特定待遇。对于适用

  • 判决前认罪能否判处缓刑

    判决前认罪能否判处缓刑的问题。取决于是否符合缓刑条件,被告人自愿认罪并符合缓刑条件才有可能被判处缓刑。根据《刑法》规定,缓刑有一定考验期,附加刑仍需执行。诉讼过程中可委托刑事律师帮助争取缓刑。

  • 刑法寻衅滋事罪多少条
  • 撞死两人全责能缓刑吗
  • 开车撞死人无法找到亲属怎么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