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身份证(无身份证的需携带户口本);
2. 委托鉴定书(由律师事务所或交通队出具);
3. 交通事故认定书;
4. 病历本、诊断证明、入院记录、出院总结;
5. X光片、CT光片及报告单;
6. 建议受害人在起诉后申请法院委托相关部门进行鉴定,以避免程序性问题对受害人权利的保护产生影响。
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单位委托的鉴定,被评定人应携带加盖办案单位公章和办案人签字的伤残评定申请书;个人委托的鉴定,应提供本人签字的伤残评定申请书;
2. 携带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检查结果以及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CT、X光片及诊断报告;
3. 在鉴定机构需要时,从治疗医院借阅有关手术病历和检查记录;
4. 对被抚养人的劳动能力进行鉴定时,还应携带评定人的身份证、户口簿及户籍证明;如无法证明的,应提供有关政府部门的说明;
5. 鉴定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定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对于治疗尚未终结,因调解需提供赔偿依据的情况,在申请书中需说明;
6. 接受伤残鉴定者应亲自接受检查并缴纳规定的评定费用。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受害人因伤致残,赔偿义务人应承担因增加生活上需要而支出的必要费用,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
车祸肇事方不肯赔偿时的起诉流程和所需资料。首先,通过工商局、交警支队获取对方信息,然后前往法院起诉,并准备相关证据材料。在法院调解过程中,如对方拒绝调解或调解无效,案件会进入开庭程序。最终,收到赔偿款后,案件结束。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索要交通事故赔偿所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的程序。在发生纠纷时,受害人可以委托律师提起诉讼。程序包括诉前准备(可选的财产保全)、提交民事诉状和相关证据至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审查、审理前的准备阶段、开庭审理阶段、判决和裁定阶段以及强制执行申请阶段。整个流程旨在保护受害人的权益并
事故认定书的开具及理赔流程。理赔需交警部门出具结案文书并准备相关证件及材料。三者车事故需提供事故责任认定书和修车发票。本车事故需提供修车发票并交回残值。对方不配合理赔可起诉。交通事故人伤出院后的赔付流程包括报案、定损、理赔等步骤,对受害人增开药物问题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的划分方法。在交通事故中,当事人受伤后可根据医院证明和公安部门的相关标准申请伤残评定。伤残等级分为十级,从一级到十级每级相差10%。等级越高代表伤残程度越严重,如一级伤残包括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等情况,而十级则是最轻微的伤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