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是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指派或聘请下,由具备专门知识的人员对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进行客观检验,并评价确定其伤残等级的过程。
交通事故受伤人员在治疗终结后的15日内,必须向公安机关申请伤残评定。如果超过申请期限,申请将被视为无效申请,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将不再受理。
公安机关评定伤残等级的依据包括医院证明和公安部关于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标准。根据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将其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
根据不同的伤残程度,伤残等级划分如下:
一级伤残: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他人帮助或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二级伤残: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三级伤残: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四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五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六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各种活动降低。
七级伤残: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八级伤残: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远距离流动受限,断续工作。
九级伤残: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十级伤残: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如果当事人对伤残评定不服,可以在接到评定书后的15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评定。上一级公安机关将在接到申请书后30日内作出重新评定的决定,并将结论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总之,办理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是为了后续的赔偿准备,涉及到的问题需要慎重对待。建议当事人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让其介入整个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保险理赔和索偿的全过程,以最大程度地维护自身的利益。
交通事故致残伤残鉴定程序。当事人在治疗终结后应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伤残等级评定。鉴定程序需在一定时限内完成,必要时需经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延期。鉴定机构需出具书面结论并签名盖章。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时,可申请重新检验、鉴定和评估。重新检验、鉴
交通事故骨折的鉴定时间问题。一般受伤后三个月内应进行伤残鉴定,该鉴定是对伤残程度进行评定的过程,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等。鉴定由司法部门委托相应机构进行,需要提供相关病历、工伤认定决定书等材料。鉴定过程中需遵循伤情稳定的原则,并在伤者康复后进
王某因交通事故受伤后,将其与保险公司及驾驶员蒋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的案件。案件涉及原告王某构成X级伤残并申请伤残鉴定,王某之子虽成年但肢体残疾、无劳动力和生活来源,因此法院认定其属于被扶养人。法院判决保险公司赔偿王某的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费用,并认定保
不同领域人体损伤鉴定的标准及其适用范围。包括轻微伤、轻伤、重伤、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医疗事故分级标准等。文章详细说明了各类鉴定标准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涉及法律、工伤、职业病等多个领域。同时,文章还涉及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和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