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鉴定 > 交通事故评残 > 交通事故该怎样办理伤残鉴定

交通事故该怎样办理伤残鉴定

时间:2023-10-01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8991
导读: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因交通事故受伤致残并需要进行伤残评的,必须在治疗终结后15日内即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因损伤所致的并发症治疗终结后15日内,由受伤的当事人先向公安机关申请伤残评定,公安机关才可以进行评定,如受伤的当事人不提出申请的,则视为一般受伤。伤者必须在治疗终结后的15日内申请伤残鉴定。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办理程序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是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指派或聘请下,由具备专门知识的人员对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进行客观检验,并评价确定其伤残等级的过程。

一、申请伤残评定的时限

交通事故受伤人员在治疗终结后的15日内,必须向公安机关申请伤残评定。如果超过申请期限,申请将被视为无效申请,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将不再受理。

二、伤残评定的依据

公安机关评定伤残等级的依据包括医院证明和公安部关于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标准。根据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将其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

三、伤残等级的划分依据

根据不同的伤残程度,伤残等级划分如下:

一级伤残: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他人帮助或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二级伤残: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三级伤残: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四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五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六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各种活动降低。

七级伤残: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八级伤残: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远距离流动受限,断续工作。

九级伤残: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十级伤残: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四、对伤残评定不服的申诉

如果当事人对伤残评定不服,可以在接到评定书后的15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评定。上一级公安机关将在接到申请书后30日内作出重新评定的决定,并将结论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总之,办理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是为了后续的赔偿准备,涉及到的问题需要慎重对待。建议当事人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让其介入整个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保险理赔和索偿的全过程,以最大程度地维护自身的利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费用及相关责任承担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费用及相关责任承担问题。文章介绍了不同鉴定机构的收费情况,并详细说明了费用承担的原则,包括保险公司和肇事方的责任。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司法鉴定程序、人身损害伤残鉴定程序及委托律师事务所进行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相关程序和要求。

  • 对于交通事故需要二次手术的还需再次赔偿吗

    交通事故中因二次手术和后续治疗费用的赔偿问题。根据相关法规,受害人有权获得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伤残导致的必要费用和收入损失的赔偿。对于二次手术和后续治疗费用,法院通常要求在实际发生后另行主张,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或鉴定结论。因此,受害人在出院时

  • 交通事故评残的法律程序

    交通事故评残的法律程序,当当事人对伤残鉴定结论不满意时,可以采取的救济方式。包括申请重新鉴定和通过质证排除或降低鉴定结论的证明力。在特定情形下如鉴定机构或人员无资质、鉴定程序违法等可申请重新鉴定。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时,可通过要求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询

  • 交通事故人身伤残评定程序

    交通事故人身伤残评定程序和所需材料。被评定人需准备申请书、医疗证明和检查结果、手术病历和检查记录等材料。同时,评定被抚养人劳动能力时还需携带相关证件和政府部门说明。鉴定过程需提交材料、交纳费用,等待鉴定机构通知并前往鉴定。复杂情况可能需多次鉴定和专家

  • 伤残等级及赔偿标准
  • 伤残签定评残所需的必要资料
  • 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