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赔偿程序 > 交通事故后如何去做伤残鉴定?

交通事故后如何去做伤残鉴定?

时间:2023-07-29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59037
导读:《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并没有明确规定,在什么时候做伤残鉴定,但一般都是治疗终结后,或出院后伤情已稳定时。《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中规定,评定时机-应在原发性损伤及其与之确有关联的并发症治疗终结或者临床治疗效果稳定后进行鉴定。可在损伤后3个月内进行鉴定。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并没有明确规定,在什么时候做伤残鉴定,但一般都是治疗终结后,或出院后伤情已稳定时。《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中规定,评定时机----应在原发性损伤及其与之确有关联的并发症治疗终结或者临床治疗效果稳定后进行鉴定。

可在损伤后3个月内进行鉴定-----“适用于以原发损伤后果作为鉴定依据的案件,包括肢体、脏器缺失,内脏切除、修补,颅骨和颌骨缺损,肋骨骨折,肋骨缺损,牙齿脱落等。接受委托时应当明确告知被鉴定人,伤残鉴定后有可能影响”三期“评定。”

1、至少在损伤3个月后进行鉴定

适用于椎体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不含脊髓损伤),骨盆骨折后的畸形愈合,肋骨骨折的畸形愈合,心、肺挫伤,肋骨骨折引起的胸膜粘连,肢体骨折未手术且不涉及功能障碍。

2、至少在损伤6个月后进行鉴定

适用于以损伤并发症或后遗症作为鉴定依据的案件,主要包括面部或体表瘢痕(含色素改变),视、听觉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肢体骨折或软组织等损伤后涉及关节功能障碍(含手、足功能),颅脑损伤后涉及智力缺损、精神障碍、大小便失禁、语言功能障碍,脏器损伤后的功能障碍。伤后间隔较长时间手术的,鉴定时间需相应的延长。

3、至少在损伤9个月后进行鉴定----适用于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肢体瘫痪。

4、至少在损伤后12个月后进行鉴定----适用于肢体长骨骨折并发骨髓炎、骨不连。

内固定(装了钢板)在位伤残程度鉴定的时机选择

内固定物不影响伤残等级评定的,可按骨折愈合标准选择鉴定时机。

如:肋骨内固定、脊柱骨折内固定、临床认为不必取出内固定且出具证明(建议意见)的。对肢体邻近关节的内固定在位可能影响关节功能并需据此关节功能评定伤残等级的,原则上需取出内固定并经适当功能锻炼2个月以上方能进行鉴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进行鉴定:

1、内固定在位符合标准中鉴定技术规范或条款规定情形的;

2、因年龄(60周岁以上)、身体等原因,为避免可能的手术风险,被鉴定人书面申请或临床出具不宜取出证明(建议意见)的;3、双方当事人同意根据现状进行鉴定的。

注意:每个地区也许有些许差别,但大同小异。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法医临床鉴定收费标准

    法医临床鉴定、法医病理鉴定毒物分析和法医物证鉴定的收费标准。其中,法医临床鉴定包括损伤程度鉴定、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等,收费标准以人作为计算单位,具体金额在300-3000元之间。法医病理鉴定涉及尸体检验鉴定、开棺验尸鉴定等,收费标准则根据具体鉴定项目而

  • 交通事故骨折的鉴定时间

    交通事故骨折的鉴定时间问题。一般受伤后三个月内应进行伤残鉴定,该鉴定是对伤残程度进行评定的过程,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等。鉴定由司法部门委托相应机构进行,需要提供相关病历、工伤认定决定书等材料。鉴定过程中需遵循伤情稳定的原则,并在伤者康复后进

  • 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

    不同领域人体损伤鉴定的标准及其适用范围。包括轻微伤、轻伤、重伤、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医疗事故分级标准等。文章详细说明了各类鉴定标准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涉及法律、工伤、职业病等多个领域。同时,文章还涉及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和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等。

  • 安徽莱蒂克司法鉴定中心

    安徽莱蒂克司法鉴定中心等机构的信息和业务范围。这些机构包括安徽莱蒂克司法鉴定中心、爱民司法鉴定所等,均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主要提供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法医临床鉴定、法医物证鉴定、法医毒物鉴定等服务。另外,合肥市精神病医院则提供法医精神病鉴定服务。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条件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定义和流程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