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所以这样的规定更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分为几种情形,弄清情形更有利于自身权益的保护。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是指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条件下,用人单位不能预告解除或者经济性裁员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由于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所以这样的规定更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是不得解除不是说就是铁饭碗,只是相对的,有几种规定的情形。
1、职业病
案例简介
罗某是某染厂染工,罗某偶感不适去医院检查,医院查出职业病,后该厂大约有四十名员工查出类似病症,该染厂怕担责任将包括罗某在内的四十名员工开除,罗某等人与该厂协商无果,提出劳动仲裁。
案件分析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本案中的罗某因为查出职业病,某厂怕担责开除员工的行为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2、妇女怀孕
案例简介
小曼是名模特,怀孕后身材发生重大变化,签订劳动合同时,模特公司对小曼的身材有明确的规定,现小曼怀孕,公司要求依照法律解除与小曼的劳动合同。
案件分析
模特公司的做法违反法律,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而模特公司依据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而解除与小曼的劳动合同的做法不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为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情形。
此种情形限制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只是只用人单位不得依照非过错性解除和经济性裁员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其他如劳动者有过错的话,还是能够解除的。
如果劳动者发生了工伤、职业病等情形应当先进行鉴定,鉴定完毕后与公司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存在这种情况的,用人单位仍然可以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也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过错性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解答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经河北省政府批准,从2016年7月1日起,河北省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仍分为4个档次,各档次分别为1650元、1590元、1480元、1380元,对应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17元、16元、15元、14元。其中月标准4档全
《劳动法》规定,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节假日加班,不能以安排补休为由拒付加班工资,单位必须按照日工资基数的300%支付加班工资。后单位在为小张结算工
追索劳动报酬的仲裁时效应当从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所以甲起诉要求该公司支付所欠工资的诉讼请求并未超过诉讼时效,该公司应当支付甲的劳动报酬欠款。
集体合同试纸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的书面协议。一般高于劳动合同的效力。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