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交通部门现场勘查:交警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并要求当事人或见证人在现场图上签名。肇事车辆和相关证件可以被扣留以作进一步调查。
2.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交警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和过错程度,确定事故责任。
3. 赔偿调解:在伤者治疗结束或损害结果确定后,如果事故当事人同意进行赔偿调解,交警部门可以组织调解。调解次数一般不超过2次。若调解不成,填写《调解终结书》,告知当事人在法定时效期间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不申请调解。
4. 提起诉讼:委托律师或自行向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各方可以在法院主持下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若无法调解,法院将依法判决。
5. 强制执行:如果判决确定的赔偿义务人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履行赔偿义务,原告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由法院执行局强制执行赔偿义务。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1. 下车主动关心伤者,不要责备,但不要移动或触碰倒地不起的伤者。
2. 现场拍摄照片,包括伤者位置、车辆位置和分道线标志。
3. 若伤者无法移动,保持车辆原状,拨打110,在警察到来前不与对方讨论责任。
4. 在等待警察到来的时间内继续口头照顾伤者,但不进行抢救动作,如伤情危重应立即拨打120急救。
5. 警察到场后,只需说明情况(无需阐述个人对事故责任的看法)并提交事故照片,不需要与对方争辩责任。
6. 警察判定事故责任,有人伤事故可能会扣证或扣车,仔细阅读扣证单和保管扣车单。
7. 遵循警察的安排将伤者送往医院,尽量不垫付任何费用。
8. 若伤者家属到场,告知车辆已被交警扣留,留下手机号码并获取对方联系人的手机。提醒伤者保留医药费发票,不使用医疗保险卡。
9. 若伤者方继续纠缠不清,礼貌告知无法垫付任何费用,等待事故责任认定后再处理。
10. 通知保险公司并记录报案号。
11. 次日电话关心伤者,若未出院,可以携带水果探望。
12. 与伤者约定调解时间,并遵循责任划分尊重交警的意见。若无法达成协议,可考虑聘请律师介入。
根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后,若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当发生严重交通事故时,应立即报警处理,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随后,交警部门将出具责任认定书,根据伤情和责任大小索要相应赔偿。若对方拒绝赔偿,可以通过起诉来解决。
车祸肇事方不肯赔偿时的起诉流程和所需资料。首先,通过工商局、交警支队获取对方信息,然后前往法院起诉,并准备相关证据材料。在法院调解过程中,如对方拒绝调解或调解无效,案件会进入开庭程序。最终,收到赔偿款后,案件结束。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索要交通事故赔偿所
酒后驾车肇事的民事责任问题。文章介绍了酒驾的法律禁止性规定和事故后的民事赔偿处理依据,包括受害人的赔偿内容、精神损害赔偿以及赔偿范围的具体内容。酒后驾车事故的精神损失费计算中,侵权人的过错是重要参考因素。
交通事故赔偿程序的时效规定,包括管辖权争议、事后报警证据提交、检验鉴定、尸体处理、事故责任认定书、事故责任复核、事故调解、事故诉讼以及上诉案件的详细流程及时效规定。全文涉及多个环节,旨在保障交通事故赔偿程序的顺利进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交通事故保险的赔偿问题,包括责任认定、赔偿限额、保险公司的赔偿责任、理赔流程以及保险合同条款的解释。保险公司应按照被保险机动车在事故中的责任进行赔偿,并承担法定的赔偿责任。投保人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报案并办理理赔手续,如有争议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在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