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罪 > 肇事逃逸车辆提前扣留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肇事逃逸车辆提前扣留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时间:2024-01-06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60114
导读:对于肇事逃逸的车辆,交通管理部门是有权提前扣留的,需要出具行政强制措施的凭证,要妥善保管该车辆,扣留车辆进行检测,出具检验报告后,5天之内会通知当事人取回该车辆。

肇事逃逸车辆的提前扣留是否合法?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交警有权提前扣留肇事逃逸车辆进行技术鉴定。然而,具体扣留时间的长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交通管理部门在自检验报告和鉴定意见确定后的五天内,会通知当事人取回车辆。为了收集证据,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事故车辆,并开具行政强制措施凭证,同时要妥善保管扣留的车辆。

公安机构交通管理部门不得扣留事故车辆所载货物。对于载货物的情况,在核实重量、体积和货物损失后,机动车驾驶人或货物所有人会被通知自行处理。如果无法通知当事人或当事人不自行处理,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交通警察的职责和措施

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和检查,收集证据。为了收集证据的需要,他们可以扣留事故车辆,但是必须妥善保管以备核查。公安机构交通管理部门扣留机动车或非机动车时,应当当场出具凭证,并告知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30天内)提供被扣留机动车的合法证明,以便接受处理。

无证驾驶肇事逃逸的处罚

根据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如果违反规定导致重大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如果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如果因逃逸导致人员死亡,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根据司法解释,符合以下情形之一即可构成交通肇事罪:

  1. 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造成1人死亡或3人以上重伤的;
  2. 负事故同等责任,造成3人以上死亡的;
  3. 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在无力赔偿数额超过30万元的情况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30万元数额并不是指事故本身造成的财产损失,而是指行为人无法赔偿的数额。如果财产直接损失数额不到30万元,或者损失虽然远远超过30万元但赔偿后不足30万元,都不构成本罪。

无证驾驶肇事逃逸的情况下,扣留肇事车辆是可以的。如果无证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导致人员死亡或重伤,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如果由于交通肇事后逃逸导致人员死亡,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肇事罪举证责任的分担

    交通肇事罪中的举证责任分担问题。对于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举证责任是均等的;而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非机动车或行人的举证责任采取倒置原则。文章还介绍了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

  • 交通肇事罪的法律定义和构成要件

    交通肇事罪的法律定义、构成要件和相关法律依据。该罪行主体是年满16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方面是过失。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法规并导致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法律依据包括《刑法》、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通知以及各部门颁布的相关

  • 酒后肇事逃逸的判定标准

    酒后肇事逃逸的判定标准,包括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后逃离现场的各种情形。对于酒后驾车,根据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处罚力度加大,醉酒驾驶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对于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累犯,处罚更为严厉。

  •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郑州市一起重大交通事故的认定与处理过程。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事故责任方被认定全责。事故涉及车辆实际车主与登记车主不一致,事故发生后,被告仅支付部分丧葬费用,未进行其他赔偿。被害人家属委托律师提起诉讼,律师通过多次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被告赔偿受害

  • 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
  • 交通肇事罪的减轻处罚情形
  • 小事故逃逸对抵押登记的影响
交通肇事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