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知识 > 车辆事故对方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车辆事故对方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时间:2023-12-17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60229
导读:车辆事故对方肇事逃逸需要对此追究相关的刑事责任或者是民事责任。根据我们国家法律当中的规定,如果说导致三人以上重伤或者是一人以上死亡的情况之下,负事故的全部责任或者是主要责任的,将需按照交通肇事罪处理。

车辆事故对方肇事逃逸的法律处理方式

刑事责任

发生车辆事故后,对方肇事逃逸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车辆驾驶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停车并保护现场。如果有人员受伤,驾驶人应立即抢救并报告交通警察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如果因抢救受伤人员而需要移动现场,应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和行人都有义务提供协助。

对于肇事逃逸行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吊销肇事者的机动车驾驶证,并终身禁止重新取得驾驶证。

根据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定,如果因违反交通运输管理规定而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人员重伤、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肇事逃逸或具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将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逃逸致人死亡,将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民事责任

在车辆事故中,对方肇事逃逸还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根据民法典规定,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害、残疾或死亡的,民事诉讼时效为1年;造成财产损失的,民事诉讼时效为3年。如果既有人身伤害又有财产损失,诉讼时效应分别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并不是从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而是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只要当事人一直在向侵权者主张权利,诉讼时效就不会开始计算。

对于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根据民法典规定,如果伤情明显,应从伤害之日起计算;如果伤情需要治疗,应从治疗结束之日起计算;如果伤情当时不能发现,应从伤情被发现之日起计算,前提是需要有相关证据证明后发现的伤情是由交通事故引起的。

构成犯罪的情形

交通肇事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将构成犯罪:

  1. 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导致1人死亡或3人以上重伤的;
  2. 负事故同等责任,导致3人以上死亡的;
  3. 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导致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且无能力赔偿数额超过30万元的。

此外,如果交通事故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并满足以下情形之一,将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1. 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 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 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 明知是无牌证或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 严重超载驾驶的;
  6. 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交通事故对方不肯承担责任,如何提起诉讼

如果交通事故对方不愿承担责任,受害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根据民法典规定,交通事故致身体受伤、残疾或死亡的民事诉讼时效为1年;造成财产损失的民事诉讼时效为3年。如果既有人身伤害又有财产损失,诉讼时效应分别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并不是从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而是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只要当事人一直在向侵权者主张权利,诉讼时效就不会开始计算。

如果交通事故对方不肯承担责任,受害人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提起诉讼:

  1. 收集证据:包括事故现场照片、事故报告、医疗记录等证据,以证明对方的过错和自己的损失。
  2. 委托律师:寻找专业律师代理自己的案件,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
  3. 起诉:通过律师起草诉状,并向法院提起诉讼。
  4. 参加庭审:出庭参加庭审,提供证据并陈述自己的诉求。
  5. 判决执行:如果获得胜诉,可以申请法院执行判决,追回损失。

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律师将会为受害人提供专业的法律帮助,确保权益得到维护。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定性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定性。该行为属于交通肇事罪的一种表现形式,涉及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我国法律规定了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刑事处罚,包括不同情形下的不同刑罚。同时,文章还讨论了行为人在不明知肇事情况的情况下继续驾驶车辆的行为界定。

  •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规定及处罚

    我国关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规定及处罚。交通事故逃逸行为指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其处罚视情节严重程度而定。对于逃逸行为导致严重后果的情况,法律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此外,对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心理态度,本文认为应限于过失。

  • 肇事逃逸的量刑标准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量刑标准。对于逃逸行为具备特别恶劣情节,将被判处有期徒刑。文章详细解释了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定义,包括逃逸的前提和认定情形。此外,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况也进行了阐述,认为该行为的心理态度应限于过失。对于逃逸行为的刑罚,文章根据不同情

  • 摩托车酒驾肇事逃逸的法律处罚

    摩托车酒驾肇事逃逸的法律处罚问题。摩托车酒驾肇事逃逸属于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之一,会受到严厉的法律处罚。根据不同情节,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等。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遵守交通规则,杜绝酒驾行为是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的必要措施。律师介入量刑和取证过程可能会

  • 窝藏、包庇罪的法律解析
  • 酒驾、醉驾与肇事逃逸的法律关系
  • 交通肇事逃逸认定要件的法律术语解析
交通肇事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