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自首 > 交通肇事逃逸主动报警会如何处理?

交通肇事逃逸主动报警会如何处理?

时间:2023-06-30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60246
导读:交通肇事后逃逸又主动报警的,符合法定自首情节认定的可以予以轻判,但是具体的量刑处罚标准需要结合实际案情做出判定,如果情节轻微可以判处一个月至六个月拘役,认罪态度良好并且没有造成社会不良影响和人员伤亡事故的,具有自首情节还可以判处缓刑或者免于刑事处罚。

一、交通肇事逃逸主动报警会如何处理?

通肇事逃逸主动报警,认定具备法定自首情节的话法院会酌情予以从轻处罚,但是如果交通肇事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物损失的,构成交通事故罪需要吊销机动车驾驶执照,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相关法律依据:

二、自首情节的认定依据是什么?

犯罪嫌疑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视为自动投案:

1、犯罪后主动报案,虽未表明自己是作案人,但没有逃离现场,在司法机关询问时交代自己罪行的

2、明知他人报案而在现场等待,抓捕时无拒捕行为,供认犯罪事实的

3、在司法机关未确定犯罪嫌疑人,尚在一般性排查询问时主动交代自己罪行的。

4、因特定违法行为被采取劳动教养、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强制隔离戒毒等行政、司法强制措施期间,主动向执行机关交代尚未被掌握的犯罪行为的

5、其他符合立法本意,应当视为自动投案的情形。体现了犯罪嫌疑人投案的主动性和自愿性。

综上所述,交通肇事后主动报警存在自首的性质,可以获得从轻处罚的情况,但如果选择逃逸后一定会受到法律严厉的惩治。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情节的适用不能被附加过于苛刻的条件,尤其是对没有逃离现场,在司法部门询问时交代自己罪行或者明知他人或自己主动报警后而在现场等待,抓捕时无拒捕行为,供认犯罪事实的,应依法认定为自首。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二次醉驾有小事故逃逸法院判决

    二次醉驾造成小事故后逃逸的判决情况。法院将按照危险驾驶罪处罚,并可能吊销驾驶证。同时讨论了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界定,涉及基本罪构成要件、对象的定义和因果关系等因素。还提及了其他相关罪行和处罚情况。

  • 交通肇事罪的行政处罚问题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及刑事责任,指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事故并逃逸的行为可构成交通肇事罪。该罪不适用行政处罚,责任人需承担刑事责任。对逃逸行为人,公安机关会吊销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 摩托车酒驾肇事逃逸的法律处罚

    摩托车酒驾肇事逃逸的法律处罚问题。摩托车酒驾肇事逃逸属于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之一,会受到严厉的法律处罚。根据不同情节,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等。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遵守交通规则,杜绝酒驾行为是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的必要措施。律师介入量刑和取证过程可能会

  • 交通肇事逃逸认定要件的法律术语解析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认定要件。其中包括直接逃逸行为、主观逃逸行为、报案不履行义务再逃逸行为、未报案离开医院的行为等。同时文章还对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信息离开医院和调查期间逃匿等行为进行了阐述。文章强调,交通事故当事人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履行相关义务,否则

  • 交通肇事逃逸追诉期限是多久
  •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时限
  • 职务侵占投案自首减刑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