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肇事车辆逃逸,逃逸的当事人将承担全部责任。然而,如果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存在过错,责任可以减轻。因此,当行人横穿马路被撞后,如果肇事车辆逃逸,通常情况下,逃逸的肇事车辆将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但是,如果有监控录像等证据证明行人违章横穿马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那么行人也需要承担部分责任,而逃逸的车辆则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
在发生事故后,应立即报警,交警将根据现场勘查笔录、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视听资料等证据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如果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书有异议,可以在收到认定书后的三天内向作出认定书的上级交警部门申请复核。
交通事故受害人可以获得以下赔偿:
1. 残疾赔偿金:根据伤残赔偿指数和受害人所在地的城镇或农村居民收入情况计算。
2. 医疗费用。
3. 后续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4. 残疾辅助器具费用。
5. 误工费用。
6. 护理费用。
7. 住院伙食补助费用。
8. 营养费用。
9. 交通和住宿费用。
10. 被抚养人生活费用。
11. 精神损害抚慰金。
12. 财产损失等。
残疾赔偿金和被抚养人生活费的认定一般以户籍登记地为准。然而,如果受害人在农村户籍登记,但在城镇连续居住一年以上且有正当收入来源,可以按照城镇居民标准计算赔偿金额。
以下情况可以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1. 明知发生交通事故后,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
2. 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
3. 有酒后驾车、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
4. 尽管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
5. 尽管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虚假信息后离开医院。
6. 在接受调查期间逃匿。
7. 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
8. 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足够赔偿费用,且未留下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
综上所述,肇事车辆选择在撞人后逃逸将承担主要责任,不仅要支付相应赔偿,还需承担法律责任。处理此类情况时,需综合案件情况进行定性,以确保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交通肇事罪中的举证责任分担问题。对于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举证责任是均等的;而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非机动车或行人的举证责任采取倒置原则。文章还介绍了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
交通肇事罪的法律定义、构成要件和相关法律依据。该罪行主体是年满16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方面是过失。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法规并导致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法律依据包括《刑法》、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通知以及各部门颁布的相关
酒后肇事逃逸的判定标准,包括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后逃离现场的各种情形。对于酒后驾车,根据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处罚力度加大,醉酒驾驶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对于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累犯,处罚更为严厉。
郑州市一起重大交通事故的认定与处理过程。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事故责任方被认定全责。事故涉及车辆实际车主与登记车主不一致,事故发生后,被告仅支付部分丧葬费用,未进行其他赔偿。被害人家属委托律师提起诉讼,律师通过多次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被告赔偿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