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行为,涉嫌道路交通秩序给予怎样的处罚,要依据具体情节而定。如果是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如果是聚众扰乱交通秩序情节严重的,给予刑事处罚。
处罚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
处罚种类:警告、罚款、拘留
规范自由裁量权方案:
(1)初次违法,情节较轻,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后果,积极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的,处警告。
(2)再次违法的,视为情节一般,处200元以下罚款。
(3)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构成情节较重,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①多次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或者因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②经公安机关制止,不听劝阻的;
③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造成危害后果的。
承办科室:治安大队、巡警大队、各派出所
1.在夜间行驶或者恶劣天气条件下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实施的;
2.在临水、临崖、急弯、陡坡、高速公路、高架道路、桥隧路段及其他易发生危险的路段实施的;
3.在人员、车辆密集路段实施的;
4.在实际载客10人以上或者时速60公里以上的公共交通工具上实施的;
5.经他人劝告、阻拦后仍然继续实施的;
6.持械袭击驾驶人员的;
7.其他严重妨害安全驾驶的行为。
实施上述行为,即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一般也不得适用缓刑。
综上所述,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属于明显的违法行为,通常情况下会被处以警告、罚款或者拘留等治安处罚,但是如果行为人存在聚众扰乱公共交通秩序,扰乱驾驶员安全驾驶行为,造成严重社会危害或者不良后果影响时,涉嫌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寻衅滋事罪,需要从重处罚承担刑事责任。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当事人对责任认定有异议的,可在认定书送达之日起3日内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在出具复核结果后15日内提起诉讼。如果对方不签字确认责任认定书,仍可生效;若对方提出异议则可在三天内复核申请,未提出异议或复核期满则视
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文章指出要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的行为,根据其危害程度进行处罚。对于特定情况下实施的行为要从重处罚,并加强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有效维护公共交通安全秩序。
关于转籍车辆养路费征收管理的相关问题。交通部发布了相关文件,规定了转籍车辆的养路费缴纳和登记流程,省际间转籍车辆的养路费处理方式,逃缴养路费的处理以及重复缴纳养路费的处理等内容。要求转籍车辆必须按照规定办理养路费相关手续,并强调了对违规行为的处理措施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不能超车的情况。驾驶者不得在前车正在左转弯、掉头或超车时超车;与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时不得超车;前车为执行紧急任务的车辆时不得超车;行经特定路段如铁路道口、交叉路口等没有超车条件的地方不得超车。这些规定旨在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和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