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知识 > 交通肇事逃逸认定标准及解析

交通肇事逃逸认定标准及解析

时间:2024-01-23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60451
导读:交通肇事逃逸认定的标准是驾驶人员明知发生事故而逃离现场的、报案后不履行处理义务的、虽送到医院但无故离开医院的、调查期间逃匿的、不承认交通事故的等,上述条件可以认定为交通事故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认定标准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8种情况: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当事人明知发生交通事故,却选择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即使报案后也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或者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因此驾车离开事故现场。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当事人涉嫌酒后驾车或无证驾车等情况,在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当事人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当事人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虚假信息后离开医院。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当事人在接受调查期间逃匿。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当事人离开现场并否认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该知道事故的发生。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当事人在协商未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足够赔偿费用的情况下,未留下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

以上八种行为可以认定为交通事故逃逸行为,并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相关法律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法律规定:

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员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法律规定,交通事故的处理必须遵循明确的规定。交警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对交通事故进行处理,对于严重的逃逸行为,应严格追究法律责任;对于未达到严重情节的,可以采取行政处罚措施进行处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内容要求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内容要求。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包含事故的基本情况和基本事实、证据及原因分析和当事人的过错及责任或意外原因。若未查获肇事逃逸人或车辆,可在当事人书面申请后制作认定书,载明事故时间、地点、受害人情况及调查事实,并确定责任。若无法查证事实,也应

  • 交通肇事罪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有关交通肇事罪的处罚。该罪行涉及因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的事故,包括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情形。处罚根据情节不同分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以及逃逸等恶劣情节的处罚。同时,讨论了交通肇事罪与其他犯罪的定罪处罚,以

  •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内容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内容。该认定书应包含事故基本情况、事实、证据及原因分析和当事人的过错及责任或意外原因。若未查获肇事逃逸人或车辆,可在接到书面申请后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载明事故时间、地点、受害人及调查事实,并确定当事人责任。若无法查证事故事实,亦

  • 肇事逃逸时间范围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认定时间应界定为在事故发生后的当时至行为人被事故处理机关关押或押解途中前的这段时间。行为人在这个时间段逃跑的,属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

  • 怎样制定交通事故认定书
  • 职工发生交通事故工伤的认定
  • 交通肇事逃逸的保险公司怎么理赔
交通肇事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