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交通事故是经常发生的,每天都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这些行为往往会导致人员伤亡。对于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需要进行赔偿,而赔偿有着诉讼时效的规定。那么,交通事故诉讼时效起算点是如何规定的呢?下面将为大家介绍。
对于轻微交通事故,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是事故发生之日。大多数交通事故属于轻微事故,这类事故往往比较清楚,受害人的财产损失较小、受伤较轻,事故认定书一般当场或5日内就制作出来并送达给当事人。从当事人收到《事故责任认定书》之日起,一年的诉讼时效开始计算。
对于没有构成残疾的情况,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是治疗终结之日。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目的是敦促权利人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避免权利人长时间不主张权利,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治疗终结前,受害人一直处于治疗状态,损失也一直在增加,无法确定向对方行使权利的具体数额,因此不具备行使权利的全部条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应该是治疗终结之日。
对于构成残疾的情况,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是伤残评定之日。与没有构成残疾的情况类似,构成残疾的受害人在伤残评定之前一直处于治疗状态,损失也在增加,无法确定行使权利的全部条件。因此,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应该是伤残评定之日。
除了上述情况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诉讼时效起算点:
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的规定,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也就是说,从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起2年内,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保护其财产权利的请求。如果超过了法律规定的2年诉讼时效,而无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受害人即丧失获得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
总之,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起算点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根据不同的情况,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可能是事故发生之日、治疗终结之日、伤残评定之日等。了解这些起算点对于维护自身权益非常重要。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当事人对责任认定有异议的,可在认定书送达之日起3日内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在出具复核结果后15日内提起诉讼。如果对方不签字确认责任认定书,仍可生效;若对方提出异议则可在三天内复核申请,未提出异议或复核期满则视
律师的两种收费模式及其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应用。先收费模式虽按约定收费,但对受害者而言可能有经济困难,不能保证律师高效代理案件。后收费模式则减轻了受害者经济负担,让律师更全力以赴。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交通诉讼时效过期后的处理方式,包括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交通事故的法院判决及诉讼时效。法院对交通事故案件审理的时间根据程序不同而定,一般为立案后三个月内审结。交通事故导致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诉讼时效有所不同,从当事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对于涉及人身伤害的交通事故,诉讼时效为一年;无人身伤害则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解决中的应用。在周某与郑某交通事故案例中,双方已达成调解协议。但郑某因伤势加重被确认为九级伤残后提起诉讼。对是否应驳回郑某请求存在分歧。最终法院应考虑当事人受损程度和责任大小来确定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