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交通事故是经常发生的,每天都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这些行为往往会导致人员伤亡。对于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需要进行赔偿,而赔偿有着诉讼时效的规定。那么,交通事故诉讼时效起算点是如何规定的呢?下面将为大家介绍。
对于轻微交通事故,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是事故发生之日。大多数交通事故属于轻微事故,这类事故往往比较清楚,受害人的财产损失较小、受伤较轻,事故认定书一般当场或5日内就制作出来并送达给当事人。从当事人收到《事故责任认定书》之日起,一年的诉讼时效开始计算。
对于没有构成残疾的情况,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是治疗终结之日。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目的是敦促权利人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避免权利人长时间不主张权利,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治疗终结前,受害人一直处于治疗状态,损失也一直在增加,无法确定向对方行使权利的具体数额,因此不具备行使权利的全部条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应该是治疗终结之日。
对于构成残疾的情况,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是伤残评定之日。与没有构成残疾的情况类似,构成残疾的受害人在伤残评定之前一直处于治疗状态,损失也在增加,无法确定行使权利的全部条件。因此,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应该是伤残评定之日。
除了上述情况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诉讼时效起算点:
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的规定,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也就是说,从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起2年内,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保护其财产权利的请求。如果超过了法律规定的2年诉讼时效,而无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受害人即丧失获得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
总之,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起算点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根据不同的情况,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可能是事故发生之日、治疗终结之日、伤残评定之日等。了解这些起算点对于维护自身权益非常重要。
交通事故发生后的诉讼时效以及申请财产保全的方法。根据《民法总则》规定,交通事故发生后的诉讼时效通常为三年,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和例外规定。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可以申请诉讼保全或诉前保全,其中诉讼保全可以在诉讼程序开始后提出,诉前保全则需要在起诉之前由利
同一交通事故受害方的共同诉讼和交通事故受害方的赔偿方式。共同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合并审理,形成共同诉讼,其中一方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可能产生效力,视具体情况而定。赔偿方式包括协商解决、调解程序和诉讼程序三种途径。根据不同情况,当事人可以选择
交通事故赔偿未果后的法院起诉流程。首先介绍起诉与受理过程,包括递交起诉状和立案。接着详述审前准备,如发送起诉状副本给被告和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材料。然后阐述开庭审理过程,包括通知当事人、核对身份、告知诉讼权利和义务等。另外,文章还解析了交通事故人身损害
交通肇事罪中检察院到法院审理的时长,以及交通肇事罪的定义、量刑标准。检察院审查起诉期限为六个半月,而法院审判阶段简易程序为20天,普通程序为3个月。一般情况下,案件从移送到检察院到法院判决需要一个月。量刑标准根据事故后果和肇事者行为不同,可分为三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