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诉讼时,当事人需要格外注意证据以及诉讼时效的问题,尤其是诉讼时效,是最容易忽略的。一般来讲,当事人需要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的话就会丧失胜诉权。那么你知道交通事故民事诉讼时效是多久吗?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具体了解。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36条的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修改稿)》第196条规定,在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如果伤害明显,诉讼时效从受伤害之日起计算;如果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诉讼时效从伤势确诊之日起计算。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有争议,各方当事人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应当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调解申请。对交通事故致死的,调解从办理丧葬事宜结束之日起开始;对交通事故致伤的,调解从治疗终结或者定残之日起开始;对交通事故造成财产损失的,调解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的期限为10日。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调解书送交各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各方当事人共同签字后生效;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调解终结书送交各方当事人。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从何时起算,是长期以来民事审判中颇有争议的一个问题,目前尚无定论。
如果交通事故当事人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后十日内均向公安机关提出书面调解申请,这种情况的起算时间比较容易确定,也没有太多的争议。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应制作调解终结书并送达当事人,诉讼时效自当事人收到调解终结书之日起算。调解未达成协议,公安机关未制作调解终结书的,诉讼时效自调解失败之日起算。调解达成协议,但当事人不履行的,诉讼时效自调解书中写明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
当交通事故当事人未向公安机关提出调解申请时,这种情况相对较为复杂,实践中也存在较大争议。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诉讼时效的计算从权利被侵害的知晓或应当知晓之日起算。对于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如果损害明显可见,则从损害发生之日起计算;如果损害在事故发生时未被察觉,后经检查确诊并能够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则从确诊之日起计算。
在交通事故中,如果造成他人人身损害,这属于一种特殊情况。根据法律规定,对于此类情况,诉讼时效为1年。然而,由于实际情况的不同,起算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这一点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如果您对此仍有疑问,欢迎直接致电咨询我们手心的在线律师。
交通事故发生后的诉讼时效以及申请财产保全的方法。根据《民法总则》规定,交通事故发生后的诉讼时效通常为三年,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和例外规定。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可以申请诉讼保全或诉前保全,其中诉讼保全可以在诉讼程序开始后提出,诉前保全则需要在起诉之前由利
车祸后的诉讼时效问题。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车祸后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一年,超过一年未起诉则超过诉讼时效。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交通事故中哪些人具有诉讼主体资格,包括行人、乘车人、车辆驾驶人等均可作为原告提起诉讼。
交通事故发生后受害人是否可以向法院起诉车主的问题。法律规定受害人有权在一定期限内提起诉讼保护其财产权益,但具体是否起诉需双方协商决定。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纠纷,如无法达成协议,受害人可考虑在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
交通事故调解后起诉的有效期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普通诉讼时效为三年,自调解总结后的第二天计算。但特殊情况下诉讼时效可能中断或中止,特别诉讼时效为一年,包括身体受伤要求赔偿等。乘客起诉运输人的有效期为两年。建议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起诉